矿山工匠 行业先锋┃包头市石宝铁矿 云月伟
矿山工匠 行业先锋
他们惟精惟一,他们勤思善悟,他们志趣非凡,他们倾情致志,他们“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将个人梦想与企业命运紧紧相连,在蔚为壮观的中国当代冶金发展史上写下了自我实现的人生华章,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标杆,成为行业创新突破的先锋!
潜心研究选矿工艺的优秀农民工
从一名普通员工到车间高级技师,他终日与一台台选矿设备为伴,用满腔的求知渴望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研究选矿工艺,将自己的性格磨练得像钢铁一样坚韧,迸发出金子一般的光泽。正如他说的“进厂29年来,我最高兴的是成为一名优秀选矿工!”这是包头市石宝铁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选矿车间主任云月伟的心声,也是他29年来的不懈追求。
多年来,在人生的竞技场上,云月伟勤奋好学、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抒写出绚丽辉煌的篇章——全国优秀农民工、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石宝铁矿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石宝铁矿公司选矿技能操作专家。
云月伟的老家在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镇巨金太村,父母是农民。1985年7月,初中毕业的云月伟回到村里。“来石宝铁矿之前,我在巨金太村里务农。”每当人们问起云月伟的经历,总会勾起他对那段虽清苦但荡漾青春朝气生活的回忆。
1992年3月,石宝铁矿公司去巨金太招工,云月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抱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从巨金太来到石宝铁矿从事拉矿车司机工作,1995年-2000年从事选矿厂机修工;2001年至今一直从事选矿工作。
走进新的领域,必须一切从零起步。“刚来选矿厂从事机修工的时候,我就天天跟在师傅身后,当时确实一点也不懂。”云月伟回忆说。从一个种地的农民变为一无所知的“徒弟”,云月伟决定尽快转变角色。他在师傅的指导下,抓住一切机会动手操作,认真和师傅学习选矿专业的操作技术,很快掌握了选矿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
“记得学徒时,师傅在安装设备备件、调整间隙,师傅和倒班的老师傅在研究怎么调整,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反复摸索调整的窍门,觉得自己弄明白了调整方法。找到这个规律后,我高兴地告诉师傅,当时师傅还有些不相信,让我试试,我按照摸索出的方法调整,一次成功。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的练习,不到半年时间,我就掌握了选矿工艺的技能操作与选矿设备维修”。云月伟回忆起当年学徒的经历,还颇有些自豪。
他的师傅回忆当年云月伟跟他学技术的情况,至今仍赞不绝口:“选矿设备维修和操作技术含量高,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分析、计算,想学好、学精,不下苦功夫不行。云月伟有悟性、好琢磨,也有吃苦的劲头儿。”
为了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云月伟一边向师傅学,一边向书本学。先后自学了《机械基础》、《选矿知识600问》、《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加工手册》等等一大摞技术教材,搞不懂的就记下来,向师傅和技术人员虚心请教。
2016年,随着对选矿技术的掌握,云月伟开始对各传统选矿工艺进行改良。
“敢立潮头竞风流,于无声处听涛声。”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的云月伟,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积累了理论知识,丰富了实践经验,增长了聪明才干,练就了过硬本领。此后,他先后对10余个选矿工艺进行了改进,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产量。
凭着这股钻劲,云月伟逐渐成了一名技术熟练、善想点子的好员工。他研制选矿工艺改进,发明创新采用可移动式皮带输送机,解决了选矿车间解冻库用天车抓斗吊倒运精矿粉的难题,使用后效果很好,一方面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操作方便、安全;另一方面停用了一台天车抓斗吊,节约了电费和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8年石宝铁矿公司开展发明专利技术比赛,云月伟获得“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云月伟参加石宝公司技术比赛,获工艺技术创新奖第二名。十年积淀,初试锋芒,激发了云月伟向更高目标攀登的渴望。
2019年,选矿厂再磨车间水量不足,影响选矿作业,针对这一问题,云月伟经过细致琢磨、研究,决定把淘洗机排出的尾矿废水回收再利用,利用废旧除尘桶自制了一台深锥浓缩机,把淘洗机尾矿水经过深锥浓缩澄清后溢流回收再利用在车间补水,经过制作使用后效果很好,每小时能回收水260吨,缓解车间水量不足的问题,为生产提供了保障。
就在2019年年底检修时,在他的精心研究下,决定把选矿车间1#、2#球磨机小齿座基础由原来混凝土结构技改为铸钢结构,技改后设备运行良好,运转率从原来的96.8%提高到99.9%。
云月伟运用所学的选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解决了很多选矿技术难题。针对球磨机大小齿、分级机大小齿润滑油耗大的问题,云月伟反复琢磨,一天,他突然想到用稀油站集中润滑取代人工加注飞溅式润滑,从而降低了油耗也提高了润滑效果。
至此,云月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精心操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答卷。
凭着勤学苦练,在短时间内,云月伟的选矿专业应用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对于一个基础薄弱、主要靠自学的选矿工来说,成绩已经不错了,可是云月伟还是觉得不理想。
俗语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20年,选矿车间以云月伟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面对工作室的成立,云月伟坦言:“以前是我自己爱研究琢磨,那是个人的兴趣和追求,现在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一个团队,有一个众多优秀的设计制作好手组成的集体,学习室的成员每人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大家相互学习。”云月伟带着学习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工作,从开发市场到改进工艺,设计专用工具,成员之间紧密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了球磨机筒体、破碎机躯体球面加工等技术难题百余项,创效益千万元。
然而,云月伟想的是如何更好地把技能传给更多年轻人。当走进选矿厂再磨车间厂房,在一台台运转的设备前,时常会看见一个忙碌又熟悉的身影,他在完成自己工作之余,一会儿来到球磨机前向操作者讲解工艺,一会儿来到磁选机边向操作者传授经验。针对日常生产操作中的难点、重点,云月伟进行“点对点、线对线、面对面”的培训帮扶,不断提升岗位工的综合素质。“云师傅一上午的传授,比自己琢磨好几天学到的技巧都要多……”受教岗位工这样说道。作为选矿专业方面的操作能手,云月伟更重视对主控工数控操作方面的培养,“原矿量、给水量、压力调整”,云月伟认真做好主控工的“传、帮、带”,力争影响一批、带动一片,产生合力、形成氛围。
曾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云月伟带着团队成员用行动做了最好的诠释。2019年,采矿场的采剥困难,原矿品位下滑,生产任务下来后,摆在选矿厂面前的是紧张的生产任务和生产指标等系列难题,云月伟回忆说:“当时不发愁是假的,但既然接下了这个任务,我是团队的负责人,就必须带领团队成员往前走!”为此,云月伟带着大家反复预算、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制定了合理的生产计划方案,生产顺利开工了。但在生产过程中新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原矿结构发生了变化,生产出的精矿品位不达标。“既然传统工艺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那咱们就打破常规”,云月伟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展工艺技改攻关,在工艺方面做了改进,多次和厂家沟通,优化了老旧设备的控制程序,重新制作了操作流程,为提高铁精粉品位提供条件,保证了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全年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赢得用户好评。
脱下一身“黑衣服”,穿上“蓝衣服”、劳保鞋,就这样云月伟从办公室转岗到了生产现场,在干好自己本职车工岗位的同时兼职成为一名现场培训师,为了尽快缩短转岗工的岗位“磨合期”,从球磨机操作使用到全车间设备部位检查,云师傅对转岗工一一耐心讲解着,只要员工有难题,他就会第一时间出现。云月伟这样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整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而现在,他的愿望是要把更好的技能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薪火相承……
工匠结语: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正是因为专注执着,云月伟让原本平凡的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朝随初阳,夜伴星光,现在的他仍坚守在自己擅长的一线选矿工岗位。或许,在他的心中,与选矿相伴是他的追求,无关平凡伟大;在球磨机边坚守是他的责任,无关寂寞繁华!(文/郝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