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编制工作启动大会在京召开
《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编制工作启动大会在京召开 3月18-19日,《中国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编制工作启动大会在京召开。
大会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共同组织。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矿联高级资政委员会副主任蒋承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苗治民,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吴登定处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中国金属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天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太钢集团总工程师王一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永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中国工程院院士翟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尹仲年处长,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副处长张标,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巡视员汪小青,冶金、煤炭、有色、黄金等系统的领导和专家,全国冶金矿山企业的代表共205人参加了规划编制启动大会。
大会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谢琪春主持。会上,殷瑞钰院士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国内外矿山的形势做了深刻的分析,对规划的编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殷瑞钰院士表示,在当前的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和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对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着眼长远,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对推进铁矿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殷院士说,制定规划,应该充分按照十八大“五位一体”发展的战略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入发展规划当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矿山的建设;在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当中,必须高度重视合理投资量和市场竞争力,必须研究全球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必须研究钢铁相对量的需求,必须研究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对矿山发展的制约,必须研究铁矿需求量对价格的影响。发展规划的制订和执行应该是科学的、理性的、实事求是的。
蒋承菘先生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蒋承菘表示,编制《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的功能,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铁矿资源保障和竞争能力的需要,是推动矿山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是加快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战略的需要,也是落实“走出去”方针的需要。编制《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着重考虑政府与市场、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勘测与开发、开发与环境保护、市场机制与规划调控、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的关系。蒋承菘对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组织规划编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联合有关单位,动用了各方面的力量,成立了强有力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建立了积聚各方面要素的工作机制,提出了细致的工作方案和系统全面的编写大纲,明确了责任分工,重点任务及工作进度,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苗治民副司长对启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分析了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同时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苗治民说,《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钢铁行业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铁矿行业作为资源型行业,受制约因素多,投资大,发展时间长,需要考虑目标和路径,以便适应和满足今后较长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变革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2013年全年出钢产量达到7.79亿吨,国内铁矿行业同步发展,与此同时,在铁矿行业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产业集中度低,环境压力加大,创新工艺不强,体制机制障碍难破解等制约了铁矿行业的健康发展。推进编制《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总体指导作用,将促进保障铁矿体系建设,加快国内铁矿行业发展,增强稳定供应能力,促进境外资源合理利用,保障我国铁矿安全。苗治民对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具体要求,要认真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要坚持创新,力求突破;要注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严密组织,集思广益,发挥各方面力量;要符合国家规定,做好协调和衔接。苗治民还表示,工信部负责我国铁矿资源保障工作,几年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步,将对《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已经将规划编制确定为2014年推进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吴登定处长在会上表示,由工信部组织《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各矿山企业、科研院所的参与十分及时、十分必要,意义重大。我们将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做好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生态保护的压力同步加剧,资源保障形势十分严峻,当前正处在十分重要的时期,必须超前谋划。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明晰资源保障的举措,加快推进国内矿山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提高储备的机制。
王晓齐会长在讲话中分析了钢铁工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内外矿石的供求关系和价格的走势,指出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对规划方案的编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总经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邵安林在会上介绍:目前,国内矿山企业小而分散,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使我国铁矿资源保障程度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求,难以保障钢铁工业原料的战略安全,因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对我国冶金矿山企业进行整体谋划,系统整合。该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意义重大:一是从国家层面上看,通过制定铁矿资源开发规划,形成清晰明确的矿山企业发展“路线图”,可以规范和引领行业发展进步,整体提升冶金矿山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二是从行业层面上看,2013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依然高达70%,在国外矿业巨头垄断资源导致钢铁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严峻形势下,通过制定铁矿资源发展规划,能够推进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在全球矿业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保障我国钢铁工业原料供给的战略安全;三是从企业自身上看,通过系统性的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推动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发展,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最后,邵安林组长宣布,中国《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本次规划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组织,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牵头,各矿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编制,规划将从总体发展规划、专项发展规划和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三个方面,以行业目前现状为基础,绘制矿山行业2016年至2025年十年发展蓝图。按照规划初步设想,未来十年,国内矿山将通过新建扩建、兼并重组等途径,加快打造世界级矿山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南等地区,组建6-8个矿石产量规模达到3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业集团;以最具资源优势的鞍钢矿山为龙头,形成2亿吨以上规模的特大型铁矿山企业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该规划计划于2014年底完成编制后上报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按相关程序审批、发布实施。
国内专家学者广泛看好规划实施的前景。他们表示:此次规划制定实施,将助推我国产生融产量规模、创新能力为一体的世界级铁矿山企业,对于全球矿业市场将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会议期间,安排了与规划编制相关的讲座和讨论,研究安排了具体工作。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与《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第一承担单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签订了规划编制项目任务委托书。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中矿协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