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企业动态

河钢矿业:精雕细琢巧梳妆 浓浓绿意染矿山

 

8月的冀东大地,青山如黛,绿草葱茏。蓝天碧水间,河钢矿业所属矿山,绿浪层见叠出,林带逶迤连绵,一幅幅生态画卷大放异彩,徐徐铺展开来。

一直以来,河钢矿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秉持“资源开发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矿山开采利用与生态修复治理同步”的环保生态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主动担当作为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高站位谋划顶层设计,建立体制机制,强化措施抓手,以制度“红线”守护生态“底线”。加大生态环保管理机制创新力度,建立公司两级生态环保工作委员会,建立生态环保责任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推进 “1+1”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管理,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月度例会制度,建立专项检查与季度联查相结合的风险排查治理体系,开展生态环保季度挂牌竞赛等,持续推动生态环保主体责任落实。

在“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中唱响绿色宣言,让绿色信仰流淌于矿山企业的全周期,联合高等院校在行业内率先编制完成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涵盖资源节约、节能环保、生态修复、保障体系、和谐发展和生态特色项目等六大部分。加快推进低碳绿色发展,启动《河钢矿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在冶金矿山行业推进低碳转型工作中走在前列,展现了大型国有冶金矿山企业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担当。

系统整治提升  打造行业示范标杆

 

严格落实省、市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安排部署,建立健全与矿山生产实际相适应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涉及污染防治管理、环境监测管理、环保设备设施管理、信息公开管理、环保措施项目管理等16方面制度,规定内容根据相关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变化动态更新,保证了制度建设合法依规。

加大生态环保投入,不断完善各类污染物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污染物排放管控水平不断提升,矿区生态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司家营北区分公司、黑山铁矿、柏泉铁矿等先后完成露天矿山深度整治任务,完成小型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置换,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强化粉尘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管控,实现废水不外排和地下涌水综合利用,规范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实现了环境保护政策要求落实落地。黑山铁矿、柏泉铁矿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司家营北区分公司、庙沟铁矿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名单。

开展生态修复  绘就山青地绿景美

 

多途径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司家营北区分公司第一、第二尾矿库利用采煤塌陷区,减少占地和生态破坏,闭库覆土后可作为耕地。目前,司家营北区分公司第一尾矿库于2018年底闭库,复垦面积2640亩。

实施《棒磨山铁矿排土场尾矿库及采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排土场、尾矿库清除固体废物后复垦为耕地;对小采坑回填复耕;对大采坑进行地质环境治理,消除安全隐患,作为农业水源地。项目完成后,复垦耕地共3200亩,治理区域建成土地平坦、便于耕作、路渠纵横、生态优美的国营农场和农业观光园。

大力实施露天采场、排土场、尾矿库区域的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地种植乔木、灌木、地被等,各主体矿山生态修复区“亮点”区域初步成型。

精雕细琢巧梳妆,浓浓绿意染矿山。河钢矿业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工作长效机制,层层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来源:河钢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