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掌握调研“钥” 解开资源“结”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金句,用来指导钢铁行业破除铁矿石资源桎梏再合适不过。
“基石计划”自2022年3月启动至今,已取得明显进展:全国最大的单体地下铁矿山——鞍钢西鞍山铁矿正式开建,今年底前思山岭铁矿项目将正式投产,今年5月份河北12个铁矿项目获批等进展更新不断。然而,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业内人士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实地走访一些铁矿资源大省,发现“基石计划”在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层面,一是现有部分矿产资源管理政策与铁矿行业发展规律不符。铁矿项目在矿权办理、用地指标等方面的审批仍存在“难点”“堵点”。如老矿山平面扩界项目矿业权办理方面,按照目前政策,同一矿体的老矿山平面扩界项目矿业权办理,需设置探矿权,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并要与现有矿业权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就造成了一部分资源不能开发利用,同时矿业权获取时间长、存在不确定性。二是铁矿山企业税费负担偏重。据调研,目前国内铁矿企业税费项目有24个,负担率在20%以上。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是矿山负担最重的三大税种,占总税款的90%左右。铁矿企业进项税额少,资金支出较大的矿权出让、土地等费用无法抵扣,影响国产矿竞争力。三是国内铁矿资源勘探力度不够。据有关数据,我国勘查新增铁矿资源由“十一五”的164亿吨、“十二五”的133亿吨,回落至“十三五”前4年的35亿吨。2021年我国铁矿储采比为16.4,保障年限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地方政府层面,一是政策及法律法规落实过程中“一刀切”问题较为严重。比如地方政府未深入理解应急管理部相关规定要求,未将铁矿等战略矿产资源归为“保证紧缺和战略性矿产矿山正常建设开发”的特例,反而“一刀切”地禁止新建尾矿库,使尾矿库成为新建矿产资源项目的最大制约因素。二是新建铁矿项目审批难周期长问题仍未缓解。矿山项目审批没有形成绿色通道,审批环节涉及部门分散、层级多,审批程序繁琐、要件多、周期长、难度大、效率低。三是安全整治“一刀切”,现有产能轻易地就被停止运营。比如,某省一个铁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该省所有地下矿山都被要求停产停建进行安全整顿。四是任意执法、多部门执法影响企业正常生产问题较突出。比如,在一些地方,企业每个月都要用大量精力迎接国家、省、市、县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重复检查,对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各项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都可能存在政策盲区,调查研究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使之不断完善。”钢协党委书记何文波在江苏三家企业的调研报告中的这一阐述,正是对大兴调研究目的、意义的正解。
掌握调研“钥”,方能解开资源“结”。“基石计划”事关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乘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东风,钢铁及矿山行业须既报喜又报忧,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寻求解决“基石计划”落地的“源头活水”。
加强政策宣贯与引导,让确保资源安全的理念入脑入心。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矿产安全,尤其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履次高站位布局:2021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国家安全战略时提出,确保能源矿产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等。理清概念,才能知行合一。要通过加强宣贯,让各级各地政府主管部门更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定位和相关要求,从而真正站在国家角度去思考和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服务和管理。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衔接、促进政策落地。建议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梳理已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主动对标对表中央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家、地方各类相关政策边界重新界定,对不利于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的政策加以修订,并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扶持战略性矿产资源发展,真正实现国内铁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构筑起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同时,改革完善国家支持方式,加强重点项目容缺支持。结合“基石计划”重点项目,聚焦在建成后能够真正提高产能的重大项目(铁精矿增量在100万吨以上的项目)和鞍钢矿业、宝武资源等头部矿山企业,与这些头部企业或者重大项目签订协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或“十五五”建成并增加的产能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资金和政策支持,使得“好钢”用在提高矿产产能的“刀刃”上。
坚决禁止“一刀切”,杜绝“一人得病全家吃药”现象。“一人得病全家吃药”的简单执法,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而且严重破坏了矿山生产和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矿山项目的投资积极性,终将导致矿山产业的萎缩。矿山安全生产固然重于泰山,但要科学精准执法,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做法,避免集中停工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在保障国家重大活动或会议的同时,尽量减轻对合法合规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同时,要科学稳妥推进环保、安全整改,推进达到相关整改要求的铁矿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各级各地政府部门也应统筹安排和系统考虑,尽量减少不必要和重复的检查和执法,切实减轻企业接待负担,主动践行“不给基层增加负担”的主题教育要求。
此外,矿山企业也要主动作为,加强对相关企业政策的解读力度,规范填报相关材料,在矿山项目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建设工期时,也应及时如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在这一轮主题教育中,钢铁行业应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在“知”上下深功,在“行”上动真章,在“效”上谋实招,促使调研成果转化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