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企业动态

汉中嘉陵矿业公司重视人才培养

 

汉中嘉陵矿业公司重视人才培养

近年来,矿业公司按照《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致力于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和聘用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

一、重视内部培养,搭建平台,提高后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公司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关键所在,因此十分重视员工培训,多途径为职工学习技术、练本领和业务交流搭建平台。几年来公司按照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规划,在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基础上,落实培养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一方面,增强后备人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使更多的后备人才有机会及时接受高层教育。公司团委与汉中公诚网络学校签订了合作意向,开展了职工岗位自学远程教育活动,自2011年启动以来,得到广大好学上进职工积极响应,已坚持开展3年,共两批40多人进修学业;2013年,公司组织举办了MBA课程班,利用周末学习,50余人修完全部课程现已结业;另一方面,增强了技术人才实践锻炼途径的多样性。公司对破碎工、车工、天车工、钳工、电工、焊工、化验工、配电工、矿山地质、球磨磁选工等十个工种有针对性培训,采取知识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连续五届组织开展了导师带徒活动,累计结对子106对212人。连续开展了三届首席工人技师竞聘活动,坚持开展各技术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这些活动均已形成了常态化机制。

、加强外部招聘,多措并举,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稳定

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现状,面对采矿、选矿、地质、测量等矿山专业技术人才接替不良实际,着眼谋划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将人才视为最大财富,把引进人才作为主要手段。2013年11月份,公司人力资源部在西安签订了多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今年7月,分别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的6名采矿、选矿、地质和测量专业的本科大学生,前来公司报到,在完成新员工入职教育后,统一安排在黑山沟分公司培养和锻炼。为提高这些大学生对嘉陵矿业发展的整体认识,帮助他们尽快完成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人力资源部一方面邀请公司领导与大学生们座谈:一是向大学生们介绍了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二是了解他们实际想法和现在工作生活上面临的困难;三是正确引导和激励他们用所学知识立足岗位,扎根矿山,贡献企业;另一方面分别为他们联系了相同专业且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做好传帮带工作,指导他们提高技术,促进健康成长,并组织大学生们参观了公司下属的选矿、阁老岭、鱼洞子分公司等单位生产情况,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嘉陵矿业这个大家庭。

三、实行内部竞聘上岗  激活用人机制

日前,公司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岗位管理机制和用人环境。在人才使用上实现了由关门点将开门选将的转变,开展内部竞聘上岗活动,让有真才实学、工作业绩突出和有特长的技术职工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公司机关信息管理岗位和黑山沟机动供应部K3管理岗位实行了内部招聘上岗,据人力资源部介绍,后期将逐步形成常态机制。公司还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对技术较好的人员进行内部选拔后推荐出席市、县等相关技术比赛,2013年选矿高级技师岳生鹏获得了“汉中市技术状元”荣誉称号,今年又被授予略阳县劳动模范。通过竞聘上岗和重用人才激发了那些想事、干事技术人员的进取心,盘活了人力资源,营造员工要上岗靠竞聘的良好氛围。

四、以人为本,关心爱护人才

公司一直坚持对人才队伍关心和培养并重战略,让优秀人才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首先在情感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例如今年新招聘来的几名大学生,大部分离家较远,人力资源部及时安排在招待所居住,入职教育和安全培训结束分配到黑山沟后,又在黑山沟5号家属楼腾出两室一厅的房子3套,供其居住,并为他们联系提供了网络优惠服务。其次在事业上搭平台,为他们营造“想干事业”的氛围,例如公司选拔了26名专业技术人才由总工办统一组织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和项目实施,为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产量,使其具有事业成就感。最后在待遇上予以倾斜,例如在远程网络教育和MBA课程班上,公司实行按照比例报销学费;对聘评的首席技师在聘期内给予每人每月200-400元津贴待遇;总工办选聘的26名专业技术人才按照业绩考评给予一定奖励等等,这些措施激励着大批人才不断学习技术本领、提高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素质。

目前,该矿业公司现有728名职工,其中大中院校毕业学生193人,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3人,占总人数比例为51.10%,初步形成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技术素质不断提高,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嘉陵矿业正把众多的人员优势变成众多的人才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这种注重人才,培养人才,关心人才的人才观,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杨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