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企业动态

开发新媒体宣传平台 推动新常态昆钢发展

 

开发新媒体宣传平台 推动新常态昆钢发展

作者:韩先明  韩先智

20141126

 

编都按:昆钢公司董事长王长勇提出的:新常态下要重视和运用新媒体,当前要利用微信建立员工之间的互动,管理者之间的互动,让企业信息上下贯通,互相对称,即可迅速传递到每个人又保证信息的真实完整,防止信息传递的失真和衰减,努力形成几万人的共识,汇集降本增效扭亏为盈的正能量。围绕现代新媒体信息爆炸时代,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就如何运用好新兴媒体来宣传企业、服务企业,打造昆钢品牌,展开的个人体会及思考。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年代。

有人曾经说过:美国《时代周刊》100年的信息量比不上当下网络一小时的信息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崛起,新媒体的威力愈发庞大。QQ、微博、微信、网络论坛,这些耳熟能详,大家天天都在接触或使用的软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越来越关注新媒体,也越来越依赖新媒体。利用好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必将是未来宣传工作的发展趋势。

不管你信或不信,新媒体已经袭来,只增不减;不管你用或不用,新媒体已经无法阻挡,不离不弃。

开发新媒体宣传模式,将成为未来昆钢新常态下全司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最为便捷、高效、经济的宣传平台;开发新媒体宣传模式,将成为未来昆钢新常态下企业文化建设推广的有效平台;开发新媒体宣传模式,将成为未来昆钢新常态下广大职工相互在生产技术、业余文化交流、沟通的互动平台;开发新媒体宣传模式,将成为未来昆钢新常态下产品推广、广告宣传的有力推动平台。

试想一下,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们,在带着妻子、孩子,坐火车旅游的途中,随时随地都能把企业的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高速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宣传工作必须得有、有

再好的宣传,没有观众也是没用的。宣传两个字的本意为宣讲传达,传统宣传工作受载体、媒体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基本只能做到强化的作用,而很难突出的作用。

传统宣传媒体诸如电视、报纸、广播、海报、横幅、传单、小册子、板报等,均是按照媒体主观意识为导向进行辐射性传播,而很难与受众形成交流沟通互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宣传工作中“传递、传达、传导”和“信息反馈”的作用。尤其是当新媒体逐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后,信息量爆炸式传播,让人们不得不采取筛选式用最简单、最快捷、最高效的接收方式接收信息。甚至按照自身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处理进行交流讨论。就这样,新媒体快速占领了传统媒体市场,甚至于将逐步取代诸如报刊、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的趋势。

每个家庭基本上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场景:年迈的爷爷兴冲冲地拿着当日的晨报说:“昨天某某地发生地震了”,坐在电视前面的爸爸妈妈头都没抬一下说:“电视正在直播救援呢!”,正在上网的孙子告诉爷爷:“全国人民都在网络上动员募捐呢,我们家也捐一点吧!

在网络信息时代,也常听到有人这样问:你身边还有看报纸、杂志、书籍的人吗?,回答基本都是:很少有了,基本都在电脑和手机上看。

昆钢,一个拥有40余家分子公司,4万余职工的国有大型企业,每年在报纸、橱窗、期刊、杂志、书籍、海报、简报等媒体宣传费用的消耗,以及从事媒体的工作人员人力资源的消耗,每年就将是一笔庞大的开销。而传统媒体在实际运用当中又存在系统庞大、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发挥、操作复杂、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弊病,尤其是报纸、期刊等纸质宣传品,在职工手上基本都是用来擦桌子、垫盒饭等用,很难起到宣传效果,致使宣传资源、资料造成极大浪费,同时,也对从事宣传工作人员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降低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只宣不传、传而不达的局面,无法实现学习宣传贯彻的初衷。

宣传工作是企业战略发展实施的有力工具、媒介和载体,要把企业的战略发展转化为行动事实,就必须对外积极地宣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企业形象,不断提高知名度,增强影响力,使社会大众和用户了解、信任甚至忠诚于企业,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对内向广大职工传播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实施步骤等等,让全体职工知晓领会,并转化为生产工作中的自觉行动,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执行力。

二、制约宣传工作推进的几个因素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

企业宣传工作者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正确舆论引导职工,为企业的生产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内部发展动力的重担,这就对宣传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思想意识、业务技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企业宣传工作者必须对党和国家政策、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目标、企业形势任务、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经营情况、职工思想动态等情况熟悉了解掌握。在实际宣传工作中更要注重细节,表达方式、行文措辞、图片配置、视频运用等稍有差错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这就使得宣传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谨小慎微,不敢尝试工作创新,通常都按照传统工作模式开展工作。

要想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不仅需要管理者和领导给予宣传工作者大力支持,还得依靠各个方面给予理解和帮助,依靠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帮助宣传工作者集思广益、大胆创新,更好地发挥工作成效。

(二)不是衡量宣传工作的标准

目前,各级单位衡量宣传工作成绩基本上都是用报送的宣传稿件数量为标准进行考核,以数量的多少来简单确定宣传工作开展的优与劣。这会导致在宣传工作年底总结中,大篇幅地、单纯地汇报投稿多少、采稿率多高、排公司第几名等内容,形成了模板化、套路化、格式化,丢失了这个概念,网络上甚至出现除了时间、人物其它都一样的双胞胎报道新闻,和领导悬浮的新闻照片,这些体现了某些宣传工作者的一种不良的工作作风。

对于企业宣传工作来说,其实在宣传工作中应该更为注重的是创新宣传,如何用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传递企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工作成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服务企业生产建设发展?这就需要宣传工作者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利用好新平台,抢抓第一时间,在形式上做到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在内容上做到职工容易接受,比如:一篇高质量的宣传稿件、一幅感人的画面、一部振奋人心的宣传视频、一句贴心的话语都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只有这样,宣传工作者就能把精力更多地学习和思考当中,比单纯地深夜埋头应付宣传工作数量更加有效。

(三)背离三贴近原则

一位职工拿着单位报纸阅读,不到一分钟时间就随手将报纸丢进了垃圾桶,冷冷地说了几个字:离群众太远,不切实际。现在很多年轻职工都没有阅读报纸的习惯,有空就拿着手机看电子书、电子报、电子杂志等,报纸下发后,基本都沉睡在垃圾篓或废纸回收箱。

一位从事宣传工作30多年老同志说悲观的说:“拼命的努力,只弄了一堆没人看的东西出来”。

一个好的宣传工作者,为了拍摄一张照片或几秒视频镜头,几乎爬遍了单位所有的置高点,深入到厂区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最艰苦的环境采拍素材资料,大半夜还扛着相机、摄像机在寒风中蹲守,通宵达旦地埋头写稿;为了写好一个劳模的先进事迹,几乎成为了人家的影子,人家到哪儿,就跟踪采访到哪儿,经常弄得人家不好意思;为了完成一篇通讯稿任务,跑遍了公司所有单位、部门,力求所收集到的材料准确、数字可靠……这样的付出,换来的是挂在报架上积灰,或是随手丢弃,或是被拿回家擦洗油烟机,或是拿去垫屁股、垫饭盒,怎能不叫人心寒。

这些现象,不怪职工群众,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在宣传工作中背离了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宣传员不深入采访就自编自写、自吹自擂,或抓不住重点,不考虑受众对信息取向的需求,宣传内容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长此以往,报纸、电视新闻、杂志刊物就没人看了。

(四)宣传工作者并非“穷书生”、“酸秀才”

在一贯的思维认识下,搞宣传工作的不过就是到基层转转拍拍照片、坐办公室写几篇稿件,工作即清闲又体面,对企业经营又没多大贡献,收入自然也不能与搞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经营人才相比较。

这极大地打击了宣传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惰性思维和惰性工作形成了当前企业宣传工作常态,不敢创新,疲于应付,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五十步笑百步的思想怪圈。

一个最普通的企业宣传工作者,年均案头文字处理工作量要超过30万字,撰写创作文字稿件也超过10万字,拍摄照片2万余张,采集编辑整理视频资料超过100条,对于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是看不出里面付出的艰辛,任何一项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并不是臆想中的那么容易,这几乎要耗费宣传工作人员全部的精力和时间,而在收入方面,往往企业宣传工作者较其它工作相比几乎处于中下水平。长此以往,多数宣传工作者在创新思维上、业务素养提升上都产生懈怠,思想上出现“庸懒松散”,不愿学习、懒得创新、工作得过且过,拖拖拉拉,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宣传工作者自身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要提高宣传队伍技术能力,正确引导企业职工投入宣传工作,发挥好宣传工作“两个优势”(一为经济优势,二为政治优势),激励宣传工作能集企业所需而思,为企业发展而谋,增强宣传工作创新性和主动性,深化宣传工作向企业建设发展中软实力的拓展,使之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体现,为企业科学、可持续和“新常态”发展服务。

三、建设适合企业新常态发展的电子信息化新兴媒体宣传平台

随着网络、手掌电子化的日益发展,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对称将逐步实现电子信息化。

现代企业各级高层领导也开展高度重视电子信息化的开发及应用。以昆钢公司为例,相继开发建设了昆钢综合信息网电子商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昆钢论坛等电子信息化系统。各二级单位也在不断探索电子信息宣传平台的建设与运用,逐步开始利用QQ、微博、微信等交流互动宣传平台,相互联系、工作交流,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受到职工广泛好评。

目前,昆钢电子信息宣传平台还处于探索开发阶段,还不能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二级单位都还处于自由发挥、独立运作的模式,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昆钢特色,符合昆钢新常态发展战略系统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缺少一个负责电子信息宣传发布和信息系统维护的专业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电子信息宣传平台成效发挥。

因此,建设一个适合昆钢、能服务昆钢、能面向社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集宣传、教育、娱乐、广告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电子信息宣传平台系统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昆钢综合信息网

以昆钢现有网络资讯条件,计算机网络宣传在较长时期还是宣传载体主流。

昆钢综合信息门户几乎涵盖了昆钢行政、党务、生产、商务、企业文化等所有内容,对昆钢的信息推广可谓取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在门户网站多年发展建设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昆钢综合信息门户网站也存在了信息繁杂、网页版面设置不合理、职工群众参与性受限、对内、对外宣传信息受限等不足。

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昆钢综合信息门户网站作为昆钢宣传阵地,方便昆钢行政党务信息管理、推广昆钢产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调动职工群众参与、拓宽企业内外宣传渠道,来适应昆钢新常态电子信息化和新媒体宣传平台的需要,这应该是信息门户网站建设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1.开发独立网页,监管发布责任细化到基层

昆钢综合信息网可在现有版块的基本上,再进一步把行政工作、党务工作、企业文化开发出三个独立网页,按照昆钢各级单位、部门现有工作职能职责划分网页,制定相应监管制度,规范审核发布程序,并采用实名制、权限制认证责任人负责网页监管、审查、发布、浏览、下载。比如:昆钢综合信息网可增设宣传网页和版面,设立二级单位宣传网页,由昆钢宣传部、昆钢新闻中心和各二级单位宣传干事按照各自所负责的单位及宣传内容进行网页监管、审查、发布。在宣传形式上和内容上提倡创新,从而调动宣传工作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宣传氛围,促进全昆钢整个宣传体系运作的新常态发展。

2.开发建设“职工群众文化及市场交流网页”

“网站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点击率,点击率上去了,直接加个零转手就卖给下家了”——这就是网站所产生的效益。

昆钢,是一个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近4万职工,10余万家属,加上与之相关联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集群。因此,创建一个真正适合昆钢宣传广告发展的窗口平台,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推销昆钢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昆钢、认识昆钢,信任昆钢产品,帮助宣传昆钢的企业文化,传播昆钢人文精神,推广和提高昆钢的产品,打造昆钢企业品牌,利用有效的软实力,强有力地推动昆钢“主业优强,多元发展”的战略,为昆钢科学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二)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

随着网络技术和手掌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微信逐步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利用微信了解和传播时讯已经成为当下最为流行和最为方便的沟通交流方式。

今年以来,昆钢公司相继开发了《唱响昆钢》和各二级单位微信公众平台,有特色地及时传达中央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资讯、昆钢实时信息、重大事件、昆钢各二级单位实时等信息的发布,并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发布最新消息,方便职工第一时间能掌握并了解国家、行业、昆钢和各二级单位重要讯息,有效地形成了员工之间的互动,管理者之间的互动,让企业信息上下贯通,互相对称。即保证了迅速传递,又确保了信息的真实完整,防止信息传递的失真和衰减,努力形成昆钢几万职工的共识。这种宣传方式,得到了多数职工广泛参与及好评。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宣传工作具有实时、迅捷、经济、信息量大、形势多样、利于操作、便于沟通互动的优势。在形式上可以图文并茂和视频资讯相结合地开展宣传,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以往单一的文字内容,增加了阅读、观赏和趣味性,也调动了宣传工作者在开展宣传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发挥创新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目前,昆钢及各二级单位的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还处于开发探索阶段,在内容和形势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在形式上还可以创建职工群众交流平台,坚持“贴近生活、贴近职工、贴近基层”的三贴近原则,内容上进行丰富,传播职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资讯,从文化上引导广大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乐观、积极、健康、向上,提高职工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适应昆钢新常态发展提供正能量。

四、强化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工作“三个能力”培养适应昆钢新常态下新媒体宣传工作需要

由于“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多元化,传播扩散面广,影响力和覆盖面均远远超过传统宣传媒体,这对宣传工作从业人员在思想政治、业务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昆钢的宣传工作人员,通常都掌握了新闻消息稿件采写、摄影、摄像、视频编辑制作、报刊的编审排版等专业基本技能,这是一笔在昆钢建设发展中,尤其是“新常态”下新兴媒体宣传工作在实际运用和推广中的资源和财富。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调动宣传工作积极性、强化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业务素养,利用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拓展昆钢宣传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新兴媒体宣传平台建设,加大昆钢产品宣传力度,为昆钢在转型时期党务、政务、产品、广告、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和服务保证。

(一)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宣传队伍新闻消息、通讯、时事资讯采写编能力

随着昆钢主业优强多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昆钢已经形成了集产业化、社会化、服务化为一体的集团公司。面对昆钢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战略,宣传工作应当随着昆钢转型发展而进行观念转变,创新宣传队伍在新闻消息、通讯、时事资讯的采写,采写有利于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发展、产品宣传广告的资讯内容,使宣传工作更有效地服务于昆钢各产业的发展。

(二)拓宽宣传思路,适应新兴媒体发布推广传播,创新文稿写作能力

传统宣传媒体由于受到刊物版面限制等要求,宣传人员在稿件采写过程中必须对标题、篇幅和文字内容进行一定控制,以方便刊物编辑和排版需要,这大大降低了一些特殊消息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宣传工作效率。

而在新媒体的运用当中,宣传工作人员可根据内容的重要性灵活掌握标题选择和篇幅运用,同时配以相应图片对内容进行充实。在内容上,应当多采写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和贴近生活的稿件,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得到群众支持。在文字运用上,可以借鉴国内一些受众群体庞大的媒体进行学习,科学合理地运用当下媒体写作模式,适当采用大家耳熟能详,朗朗上口、丰富有趣的词汇,组织稿件的编写,这样更容易获得受众关注,容易深入人心,达到宣传目的。

(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摄影、摄像、动感画、视频编辑能力

一幅好的照片、一首好音乐、一段优秀视频,这些作品都能让人记忆犹新,这些作品是语言无法替代的,它能润物细无声地深入观众内心深处,深刻地印在观众脑海中。

利用好的影音作品推广企业文化,展现企业软实力,无疑是最有力的宣传工具,用雅俗共赏、浅显易懂的画面,趣味的动感摄影摄像、创意的视频编辑,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远比单一、枯燥、乏味的文字说明更容易深入人心,更容易让大家所接受,更能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更利于广大职工从另外一个角度自发地参与企业文化宣传和推广。

五、广告产业开发,促进昆钢多元发展战略

昆钢的宣传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宣传,而可以加以拓展成为一项产业进行科学合理开发拓展,成为昆钢在多元发展战略中又一项创造高效益的经济产业。

昆钢在70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钢铁产业为主,以矿产加工、现代物流、房地产、绿化种植、社会公共服务、旅游等相关多元产业的发展为辅,产值超千亿的国有大型企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使昆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广告宣传来打造企业品牌,推广多元化产业产品,形成企业市场竞争力。而广告行业又是一项低投入、高收益的产业,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财富。

据资料统计,2007年玉溪“红塔山”品牌以439.2亿元品牌价值入选烟草行业中名列第一,在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位列第14位;“TCL”品牌价值639.16亿,蝉联中国电视机制造业第一名,位居中国百强品牌第六位……这些企业不仅彰显了全球化品牌的影响力,更体现了其持续、稳健、显著的品牌战略和成果。

昆钢广告产业可采用内部开发向外拓展,外部吸引合作开发的模式,形成产业链,获得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

(一)内部开发向外拓展

昆钢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是昆钢广告宣传发展的重要契机。目前,昆钢诸多产业的对外广告宣传多是依赖于外部广告公司、传媒公司,而广告宣传又是一项花费不菲的资金投入,加之外部媒体对昆钢各项工作的不了解,使得昆钢在广告宣传上造成大量资金外流,而策划的宣传内容又不一定符合昆钢广告宣传要求。

昆钢内部是完全有能力将该项工作转化在内部消化。昆钢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积蓄了大量的广告宣传技术和宣传人才,在设备、技术、人才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充分组织和利用好昆钢广告宣传的设备、技术、人才,使之投身于广告宣传工作,制作更适宜昆钢广告宣传的内容,消化降低外部广告宣传成本将起到良好的效果,也是昆钢广告宣传工作“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思路。

(二)外部吸引合作开发

昆钢基本已经形成一个小型城市规模,随着企业社会化的不断推进,昆钢职工的衣食住行等社会功能需求日益增大,利用昆钢自身现有的网络、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资源,引进外部广告项目对昆钢职工社会化服务,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商机,同时也为昆钢广大职工在生活后勤保障提供了较为便利的信息资源。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综合利用好新媒体同时发挥好传统媒体资源优势,对昆钢“新常态”发展将取到良好的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为打造“昆钢”品牌,创造品牌效应与品牌价值,推动“主业优强多元发展”总体思路,实现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立足市场根本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