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工匠 行业先锋┃武钢资源大冶铁矿 赵绪铁
矿山工匠 行业先锋
他们惟精惟一,他们勤思善悟,他们志趣非凡,他们倾情致志,他们“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将个人梦想与企业命运紧紧相连,在蔚为壮观的中国当代冶金发展史上写下了自我实现的人生华章,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标杆,成为行业创新突破的先锋!
精益求精匠心筑梦
今年48岁的赵绪铁,是武钢资源集团大冶铁矿有限公司动力厂检修大班电修组组长。29年来,他在本职岗位上刻苦钻研,锐意进取,从学徒工成长为工匠级技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矿山可持续发展建设中书写了动人的篇章。先后多次荣获武钢资源集团及公司钳工技能比赛的技术状元和能手称号。2018年,在首届中国宝武技能大赛上,赵绪铁一举夺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同年,他获得黄石市“东楚工匠”荣誉称号。29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矿山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知耻后勇
赵绪铁在每次工作时,他都会进入一种状态,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冽冽寒冬,他都耐着性子,认真仔细的检查每一处问题,“将问题归零”是他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
“当学徒时的一次工作失误,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我认识到,工作质量就是岗位工人的形象,我必须对经手的工作负责,对自己的形象负责!”赵绪铁说。
时间回溯到1991年7月,赵绪铁从武钢矿山技校毕业,分配到了大冶铁矿电机修理厂。
半年的实习期一晃而过,赵绪铁很快就开始独立从事电机检修工作。
一次,赵绪铁完成一台115KW电机的检修工作后进行试车,随着电源启动,电机传出“哗啦、哗啦”的异响。
赵绪铁的师傅闻讯赶来,急忙询问电机安装经过。原来,赵绪铁在进行电机零部件组装时,将电机的内、外小盖装反了。为了赶工,他将错就错在电机大端盖上钻眼,将内小盖固定在大端盖上,而外小盖没有丝扣,却装在电机里面,导致无法固定,在电机运转时产生异响。
赵绪铁的师傅很生气:“小赵,你这样做,不是掩耳盗铃吗?”赵绪铁听后羞愧地低下了头,他暗暗告诫自己,检修作业一定不能图省事,确保经手的每一台电机检修质量。
送厂检修的280KW、210KW高压电机采用了滑动轴承来支撑传动轴。浇瓦、刮瓦、研磨、装配等这一套工艺,对赵绪铁来说,还比较陌生,进厂这么多年,他只看师傅检修过一次。第一次浇瓦,发现浇成的瓦气孔比较多,直接影响到瓦的质量,他决定重新浇铸,采取相应措施不断调整,在第三次就浇铸出了没有气孔的轴瓦。在刮瓦和研磨的过程中,他更是小心翼翼,反复测量,同时根据笔记记录的要点和要素,反复推敲。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他带领钳工组终于完成了这台高压电机的检修任务。经运转试验,无论是电流、油温、转速等数据均符合要求,达到了出厂指标。
初见“彩虹”
1997年,因缺少绕线模具,高压电机检修工作受到了影响。为尽快掌握高压电机线圈绕线模具的制作流程,赵绪铁作为电机修理厂钳工组的骨干,带头加紧学习和消化,不断进行尝试。他先在纸板上放样,反复校对样板的各项尺寸和数据,确定模具成品样板后,再下料和制作,最后将各零部件组合,完成高压电机线圈绕线模具的制作。经实验证明,该线圈完全满足电机下线工艺要求。师傅得知模具制作成功的消息后,欣慰的竖起了大拇指:“小赵,你已经出师了”。
因为有着过硬的技术,但凡遇到急难抢险任务,赵绪铁都会被单位指名担当重任。
用于球团矿系统的高压二级高速电机运转过程中的发热问题很难解决,轴承经常因为发热烧垮而与轴紧紧“抱死”在一起。这种情况以厂里当时的设备根本没有办法处理,只能返厂或外委检修,花费的时间和费用都很可观。
对此,赵绪铁下了决心,从提高检修质量和装配工艺着手,解决电机轴承发热的问题。他对电机轴承与轴的配合过盈量进行了重新设定,将原过盈量从0.03mm下降到0.023mm。同时在装配过程中,对影响装配质量的轴、轴承盒等大盖上的毛刺、铁锈清理干净。他还严格控制了润滑脂的注入填充量,通过一系列的改变,球团高压二级电机使用率大大提升,轴承发热烧垮与轴“抱死”现象大为减少,同时也极大降低了电机外委的成本。像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凭着出色的业绩,赵绪铁连续六年被评为“矿标兵”。
化茧成蝶
1998年7月1日,赵绪铁站在鲜红的党旗面前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说:“党员就要按照比平常人高和严的要求,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赵绪铁坚持“技术乃生存之根本”的理念,利用休息时间不断提高钳工技术水平。他不光自学了大量与钳工技术相关的专业书籍,在实际操作中,他为了练就将锯弓、锉刀、手锤、鏨刀等常用工机具使用得更稳、更精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训练,锯废无数锯条、锉废近百把锉刀,练就出扎实过硬的技术。
2005年,赵绪铁担任了电修厂钳工班班长,他的表态掷地有声:“一定干好,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和期待!”
十五年来,赵绪铁带领着班组职工屡创佳绩,检修各类型号电动机、变压器等约6000台,均未出现质量问题,班组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班组多次获得工会的嘉奖和美丽小家称号,电修厂生产区域也成为了大冶铁矿“三治四化”的示范点。
十五年来,赵绪铁还积极带领班组职工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开展业务技能知识交流,针对班组实际工作情况,对电机检修相关方式和流程进行了改进,《电机检修吊装方式的改进》《电机绕线模具改造》等金点子项目,以及“一防护、二定、三撬、四稳”电机拔线先进操作法得到了大冶铁矿的认可,在班组中普及运用,不仅提高了检修工作的效率,还降低了检修成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赵绪铁凭着过硬的技术,先后获得了武钢资源集团钳工状元、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工匠技能大赛钳工第二名、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届职工技能大赛钳工组第三名、中国宝武技能大赛第五名等佳绩,并被授予2018年黄石市“东楚工匠”荣誉称号。
踏平坎坷成大道,不畏高峰勇登攀。匠,从他身上得到了完美演绎;路,在他脚下延伸步步为营,完美诠释了这位匠人29年如一日的爱岗敬业情怀。
工匠结语:
29年,赵绪铁在本职岗位上刻苦钻研,锐意进取,从学徒工成长为工匠级技师。他勤思好学,在钳工道路上精益求精独具匠心;他在与锯弓、锉刀、手锤、鏨刀的日夜相伴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在矿山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中书写着动人的篇章。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成果,完美诠释了这位匠人29年如一日的爱岗敬业情怀。匠,从他身上得到了完美演绎;路,在他脚下延伸。黄石市“东楚工匠”、武钢资源集团钳工状元并不是他的终点,而是一切归零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文/肖波 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