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世界一流,两部门喊话央企
对标世界一流,两部门喊话央企
为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质量和标准化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效益效率,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竞争合作新优势,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推动标准化和科技创新协调互动、打造品质卓越的世界一流品牌等五方面提出17条具体举措。中央企业要实施企业质量品牌战略,对标世界一流,持续提高品牌国际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制定。同时,在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中央企业要加快推进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化经营,向全球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提升质量管理能力
在提高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意见》要求,中央企业要加大质量创新投入,强化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突破一批质量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重大颠覆性技术,引领全产业链质量水平提升。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质量管理全过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质量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
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方面,《意见》支持中央企业牵头创建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积极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机构,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策划、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一站式”服务。中央企业要围绕集成服务基地建设,创新提出质量基础设施全链条技术方案,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与产业价值链深度融合,在若干重点领域和典型场景牵引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创新和集成示范。
在推动标准化和科技创新协调互动方面,《意见》要求,中央企业要加强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推广,及时将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融入标准,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支持中央企业牵头开展新兴产业、先导产业和融合技术等领域标准研制,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过程中,《意见》要求,中央企业要持续完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机制,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原创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推动高水平企业标准向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转化。支持中央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探索开展标准数字化应用和服务。
打造品质卓越的世界一流品牌
《意见》指出,实施企业质量品牌战略,中央企业要加快建立全面品牌管理体系,营造品牌建设良好环境,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加大品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对标世界一流,持续提高品牌国际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制定。
中央企业要积极参与中国精品培育行动,围绕打造优质产品和服务,率先培育一批专业度高、覆盖面广、放心安全的服务精品。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中央企业要加快推进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化经营,向全球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加强企业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的授权使用管理,积极应对商标恶意抢注、异议、撤销等行为,着力开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加大品牌保护和主动维权力度。
此外,中央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信息披露制度,深入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持续推进特种设备领域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特种设备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使用依法合规。支持中央企业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