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转型升级——大红山矿业公司数字化检修工作成效初显
2020年以来,大红山矿业公司以高效、提速、安全和对标降本为目标,以数字化管理理念为指导,强化检修现场作业过程精益化管控,创新性构建数字化检修管理体系。该公司选矿第二项目部严格按照矿业公司相关工作部署,顺应精益化管理趋势,尝试数字化检修实践运用,切实从检修安全、质量、进度、费用、创新五个管理环节改革,转变检修管理方式,促进检修向数字化、精益化、标准化发展,开创了检修转型升级新局面。
以数抓安,夯实检修安全基础
检修前编制检修安全管理方案,办理动火、高处作业、有限空间等作业许可证,制定检修安全管理措施,做好检修前安全技术交底,确认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执行《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三违”行为管理办法》《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全员标准化管理办法》《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现场带班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对检修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管理。领导班子采取24小时现场双领导带班,规范设备检修管理程序,保证检修过程人员及设备安全。各班组严格落实项目部检修安全管理方案,对照项目部检修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检修,规范行为,确保检修安全。
2021年度,项目部在矿业公司“11538”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指导下,围绕9个专项、5个重点和11个元素的“9511”网格化管理持续推进,聚焦重点难点,在全年安全管控工作中实现了轻伤及以上事故为“0”的安全管控目标。检修过程由“检前、检中、检后”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打造了以“一案四证”的检修前安全管控、“现场值守”的检修中安全监管以及“四定落实”的检修后恢复等一系列安全管控措施,层层压实、严抓严管。全年累计组织例行检查、巡回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共116次,查处标准化和隐患不符合项722项,考核金额18360元。应知应会抽查417人,达到了岗位全覆盖。三违查处32项(其中A类:23项,B类:5项,C类:4项),共计考核金额21388元。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查处77起,完成整改77起,整改率100%。与上一年度相比,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数提质,狠抓检修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检修质量管理机制,确定检修质量管控措施及项目部各层级人员的检修质量责任,做好质量检查、验收记录,秉持谁计划谁负责、谁采购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责任认定原则,做到检修质量控制可溯源,可追责。编制检修质量控制方案,充分考虑影响检修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充分识别、评估检修质量风险,明确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质量目标顺利实现。成立检修质量控制工作小组,对衬板安装、管道焊接、胶带粘结等工序步骤进行严格质量管控。对占用时间长、作业难度大的重难点项目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其存在的困难因素,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案。
在设备运行过程监测、备品件使用周期、备件技术参数要求及到货验收检测等方面,形成一套指导性强、操作性高的数据监测监控系统。目前,可对4台大型A类设备通过微信实时查看到17项以上的运行参数,1000项以上的寿命周期及技术参数。同时,在衬板类、磁性类及橡胶件制品等备件方面,对硬度、成分及磁场强度也做了大量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在大型球磨机的磁性衬板、破碎机硬质合金介质衬板及半自磨机贝氏体衬板等方面取得较好应用。2021年来,项目部非计划停机由6次以上下降到1次,铜铁系列设备综合作业率由93.2%提高至95.3%,创历史新高。
以数增效,严格管控检修进度
根据检修进度目标,结合检修任务精细分解检修项目,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各检修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编制数字化检修进度管控方案和检修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图,清楚标明各项目计划的时间进程,准确把控关键线路,明确非关键线路可使用的时差,精准辨识影响检修进度的风险,确定风险管理的措施,以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量。
检修实施过程中对检修进度实时对比纠偏,根据检修实际情况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或编制网络计划检查结果分析表,分析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对未来的进度做出预测、判断,找出偏离计划目标的原因及可供挖掘的潜力所在,在时差允许的范围内及时调整检修项目组织,把控每个单位时间对资源的需要量,进行资源优化和调整,以便更充分的利用资源,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精细、科学的检修进度控制降低检修成本。
2021年度,项目部共组织开展16小时以上特大型检修工作12次,全年累计时长642.9小时,占全年总运行时间的7.34%,与计划时间相比,差额为57.1小时,准确率91.8%,计划精准可控。对涉及检修项目485项,共编制了24份检修进度时标网络控制图,用于清楚标明各项目计划的时间进程,准确把控关键线路,明确非关键线路可使用的时差。周密的数字计划,准确率均可控制在93%以内,有效保障了检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以数降本,推进环节成本控制
建立健全检修费用管理机制,以项目部经理为数字化检修费用控制第一责任人,对检修物资消耗量和检修人工费用负责。结合“六环六控”明确检修费用管控措施及项目部各层级人员的检修费用控制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力和责任,调动全员参与控本降本工作。编制数字化检修费用控制方案,从人、机、料、工具等因素全面精细预算检修费用,充分辨别影响检修费用的风险因素,分析成本费用控制关键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成本费用控制措施,实行检修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根据检修实际情况及时比较、分析、纠偏,保证检修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富有成效的进行。收集检修费用基础数据,编制数字化检修费用标准。
各班组合理搭配工种工人数量,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检修材料备件精细化管理,检修物资成本管理精细到每一根焊条、每一个螺栓,提高全员降本控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021年,累计发生检修费用1438.9万元,占全年总成本费用的4.8%;较2020年下降799.7万元。
以数创新,激发全员工作活力
建立健全项目部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全员创新、创效,激发全员创新的澎湃动力。同时加强对班组成员的宣讲、培训,注重创新意识引导,塑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加强学习与团队合作,激发每一位员工的创新能力。
2021年,累计申报创新项目15项,可获经济效益775.6万余元。其中,“设备例行维护清单式管理制度”及“设备运行半可视化监测检查机制”项目,为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数字化检修从试行至今,已近两年光阴,成千上万的数据不断汇聚融合,形成了以“六环六控”为大数据决策的成本管控平台,为项目部在设备管理和降本增效方面厘清了思路和方向。下一步,大红山矿业公司选矿第二项目部将扬优势、补短板,将数字化检修与对标找差紧密结合,切实深入改革,改变传统检修模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节能低耗、更为经济安全的检修管理目标,加快建成以“班组为单元的成本中心”,积极推进形成“费用项目部”的合力升级,最终实现“利润矿业”的宏愿,将发展成果和数字红利与全体职工共享。(来源:红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