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选矿厂穷尽一切办法逆境求生
攀钢矿业公司白马选矿厂穷尽一切办法逆境求生
——白马选矿厂降本增效达7693万元之际
2015年,面对铁矿石价格断崖式下跌的严峻市场形势和攀钢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铁血降本、扭亏增效成为了各单位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以来,攀钢矿业公司白马选矿厂穷尽一切办法逆境求生,克服了铁精矿价格大幅下跌、降成本空间极其有限等多种不利因素,取得阶段性成果:1~11月份,降本增效累计创效7693万元,较进度计划多创效477万元。
一、自我加压定目标
2015年初,该厂领导班子组织生产科、财务科等部门认真测算,将矿业公司下达的445万吨铁精矿目标自我加压调整到465万吨,并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降本增效7865万元。
为实现全年各项目标,该厂围绕加压后的成本指标制定了11个降本增效专项措施。坚持每月召开成本分析会,确保11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该厂让降本增效压力“下基层”,成立了目标成本管控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各单位目标成本考核指标。各车间按照下达的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通过各种形式,将各项指标和降本增效措施向职工讲清、讲透,增强基层职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半自磨车间党员带头,职工积极参与“降低新水消耗”工作,通过实施“原2号加压泵站叶轮改小”项目后,3号半自磨新水消耗较整改前下降0.18立方米/吨。
二、攻坚克难降成本
该厂围绕降本增效创效7865万元的目标,确定了提高铁精矿产量、降低选比、二期絮凝剂试用等20个项目作为重点,组建6个攻关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指标攻关。
为提高铁精矿产量,该厂将制约产量再提升的瓶颈作为突破重点,精心制定生产组织措施,严格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加强现场跑冒滴漏管理,提高工艺流程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1~11月份,铁精矿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18.24万吨。
为降低选比,该厂根据矿石性质的变化情况,加强内外沟通联系,不断调整和优化工艺流程操作参数,严格控制尾矿中的磁性铁<1%。
今年1~11月份,选比较上年降低了0.10倍,创效2130万元。
为降低药剂消耗,该厂通过实施“大井进矿导溜槽改造”项目、完善加药系统和二次稀释装置、把药剂消耗与班组奖金挂钩等措施,不断优化浓缩机操作和药剂使用管理,全年絮凝剂消耗节约成本约300万元。
据统计,2015年以来,该厂开展的20项专项攻关已创效1870万元。
三、精细管理出效益
在残酷的形势下,该厂以“严”字当头、“细”字铺路,从完善制度和强化执行上入手,通过精细管理出最大效益。
抓好绩效和人力资源管理。以干部职工的收入与效益、利润联动挂钩方式,通过全面实行工时制等,充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劳动组织定员情况,通过实施部分岗位竞争上岗、选铁生产线检修外包项目收回自修等措施,节省费用285.84万元。
抓好设备管理。以点检定修制为主,通过完善定额消耗写实工作、盘活用好库存等,降低设备修理费。同时,通过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义务献工活动,做到自己能加工制作的备品备件和解决的设备修复问题绝不外委。此外,通过对比招标、内部比价的方式,抓好功能性承包管理。2015年1~11月份,通过功能性承包,降低钢球费用1379万元。
四、深挖内潜增利润
在不打破总体水平衡和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该厂先后通过采取磨选车间一期新水全部改成循环水等措施,降低新水消耗,截止11月份,新水单耗由上年的0.71立方米/吨原矿降低到0.55立方米/吨原矿,1~11月份,降低成本358万元。
该厂逐条梳理部室职能费用后,在可控费用压缩空间已接近极限的情况下,对机关成本费用压缩15%~50%。办公室、生产科通过清退外租车、减少内部车辆、将工程机械费用较上年降低10%等措施,降低运输费用252万元;机械动力科配合精矿管道输送车间推进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等手段,降低管道输送成本,管道输送变动成本较去年降低了3.08元/吨精矿,共创效809万元。
同时,班组职工也发扬“抠、挤、挖”的精神,主动参与降本增效。破碎车间胶接班在皮带胶接过程中,通过增加接头粘接面积和拉力强度,延长皮带接头寿命1至2个月,年均皮带用量减少800米。2015年1~11月份,该厂全体职工完成修旧利废节约价值721.54万元,回收废旧物资价值96.56万元。(罗晓波 贾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