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矿业集团弓长岭露天矿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鞍钢矿业集团弓长岭露天矿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近年来,鞍钢矿业集团弓长岭露天铁矿面对人力资源结构年龄老化、结构失调、技术断层、待遇失衡等问题,结合企业实际,推行了“操检合一”运行及分配新制度,打破了操作和维修人员之间的分工壁垒,盘活了人力资源存量,实现了机台效率效益的提升及人工成本、机台成本的降低。
针对以往操作工只负责操作,能够自检自修的项目只能等待检修工,人为因素导致设备检修时间延长、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该矿在改革中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了以操作岗位自主管理、自主维修为主导,检修人员为辅助配合的“操检合一”管理新制度,紧紧抓住操作和检修两个关键点,打破原有的设备操作人员、检修人员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让设备操作人员既能熟练操作所在岗位的设备,又能从事设备的日常点检维护保养及自检自修工作,把人力资源的优化与生产、设备维护等环节同步兼顾,并将机台自主检修的项目由不足10项大幅提高到了149项,由操作人员负责完成的检修工时月平均增加到708.3小时,推动了操作岗位向“操检一体化”方向转变,实现了操作质量与维修质量的无缝对接。今年一季度,该矿电铲和钻机故障率同比下降0.53%和0.22%;电铲、钻机消耗197.55万元,同比下降199.42万元,降幅达到50.2%;减少检修总工时3186.3小时,完成大型采掘设备维修6台次,节约外委人工费用19万元。
“操检合一”制度实施后,岗位职工的工作量、操作方式及责任都相应发生变化。为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该矿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采取“操检合一”绩效指标操作、设备、维护三方关联考核,实施单班产量计件和单机台成本核算并重的分配模式,彻底打破机组人员吃“大锅饭”现象。同时,大力推行设备检修内部市场化管理,将机台操作人员自主维修节约的检修费用纳入机台效益。机台人员还可雇佣检修人员,为检修人员支付相应费用。在实施“操检合一”改革试点的何家采矿作业区,备件成本在按照矿业集团规定压缩46%后,每月仍降低备件费用2万元以上。职工的工资收入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机台人员绩效收入人均每月提高近300元。
为确保职工综合素质适应“操检合一”制度的要求,该矿还实施与之配套的大工种作业联动培训,引导机台人员适应“操检合一”工作模式,实现素质提升。在培训过程中,该矿与矿业集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培训方案,为职工搭建基础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培训、操检技术交流“三大平台”,目前开展培训96学时,186名职工通过培训获得电气焊操作证,到今年末,将有260多名职工取得2项以上从业资质,成为适应“操检合一”需求的“多面手”。(丛培勇 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