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专家工作委员会

高永涛

一、基本信息
高永涛,男,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土环学院采矿工程系
擅长领域
采矿,岩土工程加固,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二、社会职务(社会任职、学术团体任职)信息
任职机构
职务名称
中国金属学会地采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岩土锚固工程协会
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学会软岩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加固理论与稳定性分析、岩土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矿床开采理论与工艺、地压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突出和独特的建树:①在放矿学研究领域,建立并系统化了放矿学新理论——放出期望体理论,其能准确描述松散岩土体在单口和多口放出条件下的移动规律,将这一理论用于描述井巷塌方和有下覆空区的公路路基沉降规律,可对此类工程灾害的范围和大小进行准确判断,这是一项重要理论成果;②根据实测结果和理论计算,分别推定出边坡、挡土墙、高填路基失稳等不同工程灾害的时间效应曲线,从而使工程灾害的预测成为可能;③根据大量工程实践,首次对地上地下各类工程灾害进行了系统总结,初步掌握了其发生发展的特殊和一般规律。
    主要成果属于技术实践型,在工程实践方面取得大量应用性成果:①创造性地提出并成功运用了预防与治理不同类型工程灾害的新方法:井巷特大塌方加固方法;失稳加筋土挡土墙加固方法;单纯性失稳高填路基加固方法;坡间挡土墙建设和加固方法;古滑体路基建设和加固方法等,国内外考察和技术查新证明,这些方法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②首创并成功运用了多项工程灾害预防与治理的通用及专项技术:“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松散岩土体非套管成孔技术”;“复合式锚杆桩技术”;“插筋劈裂锚固技术”;“反向注浆堵水技术”;“托斗法”、“拱桥法”技术等。
    将采矿学科的技术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交通与土建领域的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京沪高速、同三高速栖-莱段、洛-三高速、张承高速等15条高速公路的路堑边坡、古滑坡、高填路基及桥涵加固的科研与设计项目;完成滨洲黄河大桥、界河立交桥等9座桥梁失稳挡土墙加固的科研与设计项目等。
    先后在山东、山西、广东、河南等8省市46个国家及省重点工程(包括奥运工程)中取得推广应用性成果38项,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0亿元。多项成果入选央视《科技博览》、《人物》等专栏宣传推广,社会效益显著。
四、论著信息
论著名称
出版(发表)机构
竖向加筋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模型试验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优化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基于围岩破坏区和承载力的锚杆支护设计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于REV的岩质边坡力学参数模拟试验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基于流体力学理论的全尾砂浆管道输送流变性能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复杂应力下充填体破坏能耗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既有地铁荷载对北京地下直径线开挖地表沉降影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考虑地震影响的地下连续墙稳定性拟静力法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基于声波测速的充填体完整性检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深埋隧道白云岩试样岩爆模拟实验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人工鱼群算法的预应力锚杆布置间距优化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隧道开挖下黏土地层作用分区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五、获取专利信息
三向振弦式压力传感器
一种露天矿山边坡堵水及预加固装置
一种同步测量水压力和土压力的三向振弦式传感器
一种具有三层保护双锚固段预应力锚固体系
一种表面粘贴型振弦式钢筋应变计
一种摩擦套筒式大变形锚杆
一种带尖齿的新型灌注桩扩底装置
一种隧道旋喷管棚预支护方法及纵向开口花管
六、专业获奖信息
获奖年月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
授奖单位
2004.01
公路工程灾害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2.09
失稳加筋土挡土墙加固综合技术研究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1.02
隧道开挖诱发工程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1.11
京沪高速公路高陡路堑边坡加固综合技术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1992.12
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小官庄铁矿西区采矿技术攻关
冶金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1999.12
程潮铁矿溜破系统稳定性及主溜井特大塌方治理综合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冶金工业局
2003.02
岩土工程特大塌方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