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专家工作委员会

郑卫民

一、基本信息
郑卫民,男,高级工程师,河北钢铁集团滦县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第一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擅长领域
选矿
二、社会职务(社会任职、学术团体任职)信息
任职机构
职务名称
 
 
三、主要研究成果
    郑卫民1989年于唐山工程技术学院选矿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生产一线选矿线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1993年,参加了石人沟铁矿尾矿高浓度输送系统改造;1998年,主持的石人沟铁矿半自磨工业试验取得成功;1999-2002年,主持对石人沟铁矿二段磨矿及精选进行了改造,进一步稳定了精矿品位。2005年,作为河北省“十一五”重点项目的司家营铁矿开始建设,被抽调参与筹建,主要负责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及采场基建剥岩工作,并参与了对前期可选性试验成果的研究以及司家营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的制定和工艺设备的选型。尤其是主持建成了年处理矿石6万吨的试验厂一座,对司家营铁矿的氧化矿进行了深入研究,掌握了矿石可磨性以及强磁、重选和浮选的工艺控制参数,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操作工人,为司家营铁矿生产奠定了基础。
    2007年9月,司家营铁矿投产试车,原设计即暴露出诸多问题,水量不平衡,循环水含泥量过大,浮选、过滤能力不足,磨矿分级参数不合理等,致使选矿金属流失大,回收率极低。主持探索研究司家营地区的高泥氧化矿选矿技术,组织选矿流程优化。一年半时间,先后完成了水平衡系统改造,循环水过滤系统改造,浮选、过滤扩能,重选增加扫选,磨矿分级参数调整优化,三段球磨二对一改造,等九大项选矿工艺优化及升级改造和上百小项的消缺完善。氧化矿选矿技术的研究还从矿石供应开始,根据氧化矿性质多变、供矿条件差的现实情况,探索建立了氧化矿性质多变、供矿条件差的现实情况,探索建立了氧化矿供配矿系统。经过近两年的探索研究,司家营铁矿氧化矿选矿难题基本攻克,金属回收率由投产初期的47.7%提高到73%左右,精矿品位也得到稳定,氧化矿流程改造项目年创经济效益2.8亿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研究从未止步。氧化矿选矿技术获得阶段性成果后,又致力于氧化矿微细粒级颗粒的回收技术研究,司家营铁矿氧化矿金属回收率之所以难以达到80%的设计水平,根本原因是-500目微细颗粒难以回收,为此本人提出了浮选尾矿再磨再选技术,并研究探索了再选工艺流程,目前正在建设,保守计算该项目年可生产合格精矿6万吨。同时,还主持负责了与俄罗斯的国际合作项目—“微细粒贫赤铁矿高效回收关键技术的联合研发”,这将会大大推动国内微细颗粒选矿技术发展。针对于司家营铁矿原生矿选矿主体设备能力有富余这一问题,开展了磨矿、分级参数调整优化以及磨选前的干选优化,调整后矿石处理能力提高20吨/小时,年可多产铁精粉4.8万吨。针对于28公里尾矿管线不稳定,制约选矿生产这一问题,主持了备用尾矿管线建设工作。
    多年的努力,攻克了司家营地区高泥氧化矿选矿技术难题,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诸多荣誉。
四、论著信息
论著名称
出版(发表)机构
《中国黑色金属矿选矿实践》下册部分章节的编写和审稿
科学出版社
选矿知识600问
冶金工业出版社
司家营铁矿氧化矿选矿技术研究与探索
中国矿业
五、获取专利信息
一种用于矿山球磨机的磁性密封圈
六、专业获奖信息
获奖年月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
授奖单位
2010.08
司家营铁矿整体开发方案优化研究
冶金科学技术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
2010.02
氧化矿选矿技术研究及流程优化
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010.05
司家营铁矿氧化矿选矿技术研究及流程优化
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
河北省冶金学会
2009.12
选矿生产循环水净化脱泥实验及应用研究
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
河北省冶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