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十佳厂矿

第四届“优秀厂矿”经验介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选矿厂

全方位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一流矿山企业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选矿厂
一、企业情况介绍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选矿厂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选矿厂有准轨铁路和公路通往辽阳、鞍山、本溪等地,交通运输方便。选矿厂主要处理磁铁矿和赤铁矿,具备年处理磁铁矿石1080万吨、年处理赤铁矿石300万吨,年产磁铁精矿400万吨、年产赤铁精矿95万吨的能力。弓选厂处理矿石由弓矿公司露天铁矿、井下铁矿和中茨铁矿供给。矿石采用载重量为60t的翻斗车由电机车牵引,从矿山运到选矿厂。选矿厂生产的铁精矿全部作为球团矿原料,部分通过胶带运输机运输送往球团一厂,部分经铁路运输送往球团二厂。选矿厂生产用水取自汤河水库及汤河(太子河支流)。新水由距厂区10km的汤河水源地泵站供给,环水来自尾矿浓缩池循环水和尾矿坝回水。选矿厂用电取自辽阳市电业局耿家变电所双回路6.6kv输电线路。弓长岭选矿厂现有职工2040人,生产岗位1496人,检修428人,其他人员116人。下设老破碎、新破碎、一选、二选、三选、浮选、过滤、尾矿、尾矿坝、检修共十个作业区。厂机关设党委工作室、生产技术室、综合管理室、机动设备室、工会。
二、主要管理目标
1、发展战略规划:
“十二五”期间弓选厂的铁精矿生产规模要达到500万吨以上,全方位打造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一流矿山企业,成为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经营管理、企业环境和职工素质等方面全面领先的龙头企业,确保与矿业公司同步快速发展的工作目标。
2、创新能力:
在管理创新上创造性的提出了“逢修必改”的设备管理理念,深入推进TPM和TnPM管理,通过加强岗位自主维修、强化点检定修、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诊断技术,以及全面推行全系统同步检修体制,提升了设备综合管理水平。从完善制度、强化检查考核入手,加强了设备基础管理工作,并在2010年通过了全国TnPM五阶六维入阶评审,达到二阶标准。
在产品创新上不断改善输出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持续改善。在产品输出上严把质量关,不但要求精矿品位达标还要求精矿质量的稳定。通过“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精细、严格、到位”等管理理念的灌输和奖惩、问责、预案制度严格执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和创新动力。
在技术创新上积极采用新技术和进行工艺、设备改造。2008年为提高三选车间一次旋流器溢流粒度、分级效率与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合作进行FX660-GT型平底旋流器试验,相同台时试验结果平底旋流器-200目溢流粒度提高7.13个百分点,分级质效率提高12.21个百分点,量效率提高19.83个百分点;在相同粒度条件下平底旋流器与普通旋流器相比台时提高6.67t/h,分级质效率提高4.63个百分点,量效率提高13.15个百分点 。试验证明平底旋流器对改善三选车间一次溢流粒度,减小球磨机循环负荷,提高球磨机处理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试验成功后现已在三选车间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4月末,被列为鞍钢矿山“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之一的老选区域大型化改造工程圆满结束,并迅速实现达产达效。改造后老破碎处理能力由665万吨/年增长到1200万吨/年,一选球磨处理能力由580万吨/年增长到1085万吨/年,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为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加大了宣传力度和对技术创新实行了重奖,使管理者、技术人员、一线岗位均能开动脑筋,群策群力的为解决选厂的生产难题和生产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大量的合理化建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专有技术。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1个, 7个项目荣获鞍钢集团公司二等奖。2009申报具有选厂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项目7项,专有技术项目13项,合理化建议项目19项,其中有2项获得鞍钢一等奖,7项获得鞍钢二等奖,14个企业技术秘密受鞍钢认定备案。2010全年征集合理化建议48项。全年申报专利13项,获国家受理10项,待审2项。全年申报专有技术22项,获鞍钢认定项目8项,待审8项,8个企业技术秘密受鞍钢认定备案。广泛开展对标活动,查找自身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攻关,使技术能力得到了持续改善。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选矿技术进展和矿业形势,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力争保持选厂在同行业的技术先进性。
在服务创新上贯彻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理念,并时常进行用户走访,了解用户的需求,以用户的需求为自己的生产发展点,并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确定质量标准。
在观念创新上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职工动态管理、岗位靠竞争、薪酬看业绩、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强化“细节”管理,定期开展管理诊断活动,强化“核心”业务经营,打造“核心竞争力”,严格实施按照《关键绩效考核评价》以及各项岗位的工作标准、岗位规范,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使选厂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弓选厂为了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不断的进行着自我调整和革新,现生产过程和办公系统管理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使选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由于管理规范,标准严格,在弓选厂内部,通过管理上的创新,弓选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3、行业影响能力:
弓选厂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为磁精矿和赤精矿,磁精矿和赤精矿的品位均为67.5%以上,其产品份额占矿业公司精矿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由于产品品位高、质量稳定,广受用户的好评。弓选厂现有技术水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赤铁矿的选别上,更是创造出来行业精矿品位最高的记录,也成为弓选厂的核心竞争力,对整个行业的经营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4、经营决策机制:
为规范生产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重大经营事项上的决策采取把即将进行的改革变动下发到相关作业区和部门进行初步讨论,讨论期过后厂领导组织作业区和部门会议讨论分析,对执行改革后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充分讨论,并根据会议内容确定初步改革方案,最后把改革方案送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做到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让广大的员工参与到了企业管理与决策。凡是公司大的决策(如新上项目、技术改革、人事调整、工资分配等),公司都会及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广泛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企业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努力做到决策科学化。
按照维权制度的工作标准和企业实际,积极强化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的落实,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通过公司厂务公开栏的厂情发布,让职工群众知厂底、议厂事、参厂政、促厂兴,保持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企业决策和企业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献计献策。
5、内部风险控制:
在应对内部风险控制方面采取了对本单位执行财务风险相关制度进行宣传、落实和检查,增强了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加强了惩防体系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和协调机制建设,做到了责任明确,考核到位,追究有力。以宣传落实《廉政准则》为重点,开展了主题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形成了党代表、职工代表和党风廉政监督员“三位一体”的民主监督体系。落实矿业公司廉洁承诺制度,召开了各层面领导人员述廉议廉会议,全体干部和与人、财、物管理相关的工人均作出了书面廉洁承诺,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严格执行对干部的提示、督办、告诫制度,对因管理不到位导致矿产资源流失和重大安全设备事故的相关人员给予了严肃问责。由于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要素中,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要弓选厂特别细化惩防体系制度建设,建立文化层、保障层和基础层“三个层次”惩防体系管理体系结构。特别是要将制约机制植入管理流程,建立由制度、流程和关键控制点组成的全面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形成“事事有制度覆盖、人人受程序约束”的局面。
6、财务基础管理:
弓矿公司驻选厂财务组现有人数5人,组长1人,副组长1人,组员3人,负责弓选厂的成本费用的归集及生产资金的正常运营,实行权责发生制原则,执行鞍钢集团及矿业公司下达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分别实行成本预算管控(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预算成本管控实施细则)及资金预算管控(关于进一步加强资金管控防范财务风险的规定),并规定每半年对物质进行一次实地盘点。运用新中大财务软件进行电算化财务运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动态掌握成本、费用预算,与专业部门和各车间逐个进行成本费用核算,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和非定额标准,有效地控制了费用支出。强化内审监督,推进精细化成本管理,健全了成本费用控制、分析、考核机制。
7、人力资源建设:
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储备上弓选厂不具备直接招人资格,但弓选厂会针对生产经营中实际情况向弓矿公司汇报招收人才方向和数量。
在人才的培养上①进一步健全学习的组织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干部职工岗位培训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和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用制度保证和促进学习。特别是要健全学习考核评价制度,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职工竞争上岗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②建立完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培训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继续选派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员到知名培训机构、高等院校进修培训。广泛开展全员技术培训、技术练兵和技术竞赛活动,不断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③大力推进素质工程,全厂高级工以上人数由2008年的61人增加到155人,中级工由384人增加到517人。在两级公司组织的职工技术大练兵活动中,4名职工获得矿业公司技术状元称号、44名职工获得矿业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5名职工获得弓矿公司技术状元称号,182名职工获得弓矿公司技术能手称号,1名职工获得鞍钢技术能手。
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加大竞争择优任用领导人员工作力度,将竞争择优任用方式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岗位人员的主要方式。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规范领导岗位设置和干部编制,进一步压缩领导岗位职数,改善领导班子结构。认真执行任期届满和重要敏感岗位领导人员交流制度,激发领导干部队伍活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和管理功能,大力倡导“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精细、严格、到位”等理念,深入开展了“告别陋习、净化矿风,做高品位矿业人”活动。加强对职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造就更多“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品位矿业人。参与 “铁山百年”大型组歌演出,在唱响主旋律、引领新风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8、综合社会贡献:
弓选厂的生产经营有力的促进了弓长岭地区的经济发展,每年上缴地方利税1200余万元,有效的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退伍军人、技校毕业生、职工子女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和谐。并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稳定发放年节补助及特殊岗位补助,为职工办理了社会养老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劳务类险种,并定期为职工组织体检。为职工的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免除后顾之忧方面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在保护环境上集中整治了污染源,先后投资132万元,对新破车间三选区域中细破除尘器和筛分间除尘器进行了改造,在老破车间皮带系统增设自动洒水设施,解决了粉尘超标排放的历史性问题。坚决杜绝污水外排事故,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消除了污染环境的隐患。实施尾矿坝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了水平竖向排渗工程,前峪坝浸润线下降6米,达到安全技术规程要求,使尾矿坝的安全运行得到了保证,保障了坝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稳定。大力推进厂区环境治理,栽植各种树木、花卉3万余株,新增绿化面积9.5万平方米,可绿化率达到47%,使厂区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