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专家工作委员会

韩跃新

一、基本信息
韩跃新,男,教授,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擅长领域
贫杂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社会职务(社会任职、学术团体任职)信息
任职机构
职务名称
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三、主要研究成果
    在高性能矿物材料制备方面,韩跃新将传统的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与纳米材料、晶须材料的制备紧密结合,强调矿物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颗粒尺度与形貌的控制。发明的硫酸钙晶须制备技术、高性能纳米级碳酸钙制备技术均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白度窄级别纳米碳酸钙制备技术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胡状麒院士为专家委员会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在纳米碳酸钙白度和粒度控制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高性能纳米碳酸钙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2004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针对鞍山式含碳酸盐铁矿石不能有效利用的现实情况,韩跃新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系统的研究,在铁矿选矿领域首次提出了含碳酸盐铁矿石的分步浮选技术,即第一步在中性条件下采用正浮选工艺分选碳酸铁;第二步在强碱性条件下采用反浮选工艺分选赤铁矿和石英,最终得到合格铁精矿。目前含碳酸盐铁矿石的分步浮选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工业化生产。采用此技术仅东鞍山烧结厂每年就增加经济效益2.38亿元。 该项目2010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针对我国高磷鲕状赤铁矿、吉林临江羚羊铁矿石难以分选的实际情况,韩跃新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复杂难选铁矿石深度还原-高效分选”这一创新技术路线。针对吉林临江羚羊铁矿石、高磷鲕状赤铁矿的深度还原均获得了深度还原铁粉含铁90%以上,金属回收率90%以上的良好指标,为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复杂难选铁矿石深度还原高效分选项目先后得到科技部“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针对我国铁矿资源短缺和入选品位不断降低的现实,研制成功了干式永磁筒式预选装备,对齐大山铁矿含铁17%左右的表外矿进行预选,可获得品位28%的预选精矿,每年为齐大山铁矿增加可利用铁矿资源量超过100万吨。此项目2010年获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
四、论著信息
论著名称
出版(发表)机构
矿物材料
科学出版社
矿物材料制备中的晶体化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矿物应用中的晶体化学
辽宁科技出版社
五、获取专利信息
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
中低品位铝土矿的高效选矿方法
六、专业获奖信息
获奖年月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
授奖单位
2010年8月
弓长岭选矿厂贫磁铁矿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
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011年8月
鞍山式含碳酸盐赤铁矿石高效浮选技术研究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辽宁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