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企业动态

挑战“极致”的硬核力量 ——鞍钢矿业实现首季“开门红”综述

 

 

利润超“开门红”目标1.5亿元;铁精矿产量超额完成15万吨,同比增长3.3%…… 一季度,鞍钢矿业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高分答卷”,实现“开门红”。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首季,鞍钢矿业面对没有新的矿山投产、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等诸多不利因素,牢记“国之大者”,以加快落实“双核”战略为引领,拉高标杆,加压奋进,在连续三年产量创新高的基础上,把历史最好产量作为基础目标,向世界一流目标发出“极限”挑战,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凛冬消退,春暖花开。

鞍钢矿业一季度生产各项指标再次刷新人们的想象!在连续三年产量创新高的基础上,鞍钢矿业把历史最好产量作为基础目标,挑战“极限”,最终创造了矿业历史的“极致”——首季生产铁精矿577万吨,超目标计划15万吨,同比增长3.3%;铁精矿完全成本同比硬碰硬降低30元/吨,实现利润超“开门红”目标1.5亿元。

铁矿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是工业的重要支撑产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鞍钢矿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以鞍钢集团“双核+第三极”战略为引领,以极高的责任感、使命感,细致谋划,提早部署,出实招、拼硬招,向着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开发企业的方向发力跑、加速跑、持续跑。

 

挑战极限

从与时俱进的理念变身“硬实力”

说明: 图片

鞍钢基石矿业项目工程管理办公室,墙上工作任务推进图中的进度节点,精确到了小时。从项目开工至今,办公室主任胡世超一直连续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按惯例半年干完的活儿,不到4个月就利索了。” 胡世超对标“西鞍山速度”的工作热情,是今年以来鞍钢矿业上下一心,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缩影。

今年,可谓是鞍钢矿业历史上最“难”的一年。作为国内最大的铁矿企业,经过多年由“贫”到“富”的探索创新,目前鞍钢矿业已经成长为国内铁矿行业的龙头企业,担负起“领跑者”的角色。然而,随着常年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采矿能力不足、成本升高等不利因素制约企业发展,加之没有新矿山投产,如按常规生产,该公司今年铁精矿预计会减产277万吨,为遏制产能下滑,稳定产量规模,需要加大投入推高成本29元/吨,生产经营压力空前。

1月4日,在鞍钢矿业公司党委(扩大)会议暨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当好保障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压舱石”,坚定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聚焦“世界级成本、世界级规模、世界级产品”,当好鞍钢集团利润增长的“稳定器”。

鞍钢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戴志浩在鞍钢矿业调研时多次强调,一定要做强做优做大矿产资源事业,成为鞍钢集团利润增长的“稳定器”,勇担“双核”中的“硬核”,为鞍钢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力量。

维护资源安全,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事关大局、全局。鞍钢矿业在连续三年产量创新高的基础上,自我加压,把历史最好产量作为基础目标,挑战“极限”,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当好鞍钢集团的“压舱石”“稳定器”“示范者”,助力鞍钢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意味着鞍钢矿业不仅产量不减,还要增产;不仅要成本不增,还要降成本,全年的降本压力高达11亿元。

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鞍钢矿业坚持以加快落实鞍钢集团“双核+第三极”战略为引领,全面推进思想解放,着力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引导全员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矿业大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步伐。

各级领导走上讲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讲形势,说任务。我们了解到企业目前的情况,都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奋进心也被激发。”齐大山铁矿磨磁作业区党员刘毅的话,代表了全体矿业职工的心声。

年初以来,鞍钢矿业大兴学习、调研之风,在主要领导的带领下,跑一线、进班组,向职工宣讲企业的形势任务,宣讲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带领全体职工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向提产增效发起总攻。

各级领导干部拉高工作标准,全面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围绕提产增效、“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深化改革等召开专题会议,逐条梳理问题,逐项制定措施。部门和基层之间扣紧“工作链”,建立工作台账,一项一项推进,一项一项落实,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开展系统谋划,强化“双核”战略引领,聚焦“世界级成本、世界级规模、世界级产品”,系统制定新时代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升铁矿资源保障能力。细化制定“五个一流”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制定系统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突出“七个聚焦”,研究制定64项重点任务清单。

围绕“五个一流”确定5个单位为对标提升行动试点示范单位,9个单位为试点领域二级试点示范单位,以点带面推动全公司“五个一流”持续高质量开展。

 

聚焦“三个世界级”

从规模增长转向价值创造

说明: 图片

去年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实施柔性化生产运营,实现扁平化管理,采矿工序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说起首季战绩,齐大山铁矿负责人介绍说。站在齐大山采场,放眼望去,一层层开采台阶蜿蜒盘旋,仿佛记录着矿业职工不断奋斗、螺旋式进步的足迹,一列列负重爬坡的重载车,也好像在用沉甸甸的收获,佐证着劳动者的自豪、展示着工作的价值。

创造价值,正是企业存在的基本意义。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机遇挑战并存。看准新形势,厘清新态势,开年以来,鞍钢矿业坚持系统思维,把价值创造理念融入企业管理运营诸环节,突出精益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率。

 

聚焦“世界级成本”

坚持效益优先,把“一流的成本管控”作为核心基础,实施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和全员成本管理,推进以“提质”为主、以“压降”为辅的系统降本,即多提升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少简单地压缩费用,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益性,确保成本逐年递降3美元/吨。

创新运营模式,坚持效率最优、成本合理、效益最大原则,运用市场化手段,以齐矿、鞍千、关宝山三家单位为试点实施合同采矿,建立科学灵活的运作机制,实行高度扁平化管理,提高整体生产能力和运营效率效益,打造集约高效现代化矿山。

加强设备管理,将设备维护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沿,开展功能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使设备管理从管设备向管过程转变,从经验管理向体系管理转变。

推行试点先行、辐射带动模式,把鞍千公司作为生产汽车功能性维护试点,以运量包保费为结算依据,提高检修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大型车运量显著提升,预计全年汽运台时效率提升11.6%,维修费用降低21.4%。

 

聚焦“世界级规模”

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强化矿产资源配置协同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坚定以价值、业绩、能力为导向,实施全价值链精益管理理念,将鞍千公司、齐选厂作为精益管理试点,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对重点环节实施精益改善。不论是强化采场重点部位剥岩,还是优化采场生产组织,以及加强破碎与选别工序衔接……通过打通一系列全过程管控,瓶颈被打通,系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国家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让企业上规模的实践更为直观。在国家部委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以西鞍山铁矿为代表的重要项目,快速通过项目核准、采矿权办理等诸多难题,入场、建设全速推进。

 

聚焦“世界级产品”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打造一流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聚合铁矿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发展汇聚新优势。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多元化、高端化,探索开发超级铁精矿、洁净钢基料等优质产品,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东烧厂率先实施碱性球团项目改造,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为构建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良好生态,以改革促攻坚,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实施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中长期激励,推行“271”岗位绩效强制分布考核机制,建立常态化三能机制,实物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10%以上。

 

链”上做文章

从“产业平原”跨向“产业高原”

说明: 图片

3月3日,我国首个尾矿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鞍钢矿业正式开工建设。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省级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使2400万吨铁尾矿“变废为宝”,产出的铁精矿相当于多建一个年产850万吨的铁矿采选联合体,减量排放的尾矿相当于少建一个大型尾矿库,对带动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从龙头到“链长”、从建成单一链条到带动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尾矿固废”项目的开工,是近年来鞍钢矿业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领域和数字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推动资源产品向高端化迈进,优势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新兴产业向规模化提升的“最佳论据”。

链”上做文章,脉络更清晰。

在实施全链条数字化运营管理方面,鞍钢矿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传统产线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加快智能采矿、高效选矿、智慧球团等8个智能制造项目,加速建立可推广的智能化管理新模式。建立数智管控中心,成立一体化、数字化、智慧化运营管控中心,呈现“数字赋能矿业”生动场景。关宝山公司依托智慧项目,重构组织体系,实施一体化精准垂直管控,选矿实物劳动生产率在行业排名第一。

在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方面,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契机,深耕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绿色节能等环保产业,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给的实践,在鞍钢矿业不断推进。综合考虑行业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需求,今年,又将启动三个产品的EPD发布,推进碳数据管理平台建设。3月,黑牛庄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首期并网容量为11兆瓦,预计全年可减少4707吨燃煤,减排12239吨二氧化碳,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同时,鞍钢矿业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做精做活多元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智维科技公司实施“检修+”一站式集成服务,多维度为客户提供增量价值,复合管新产品成功打开外部市场。矿汽公司充分发挥地理区域优势,在吸污运输、蒸汽车辆使用等领域发力,走出专业化物流运输的发展之路。矿机厂以“苦练内功、成熟一项、承揽一项”的总体思路,不断扩大外部市场,一季度面向本溪、朝阳客户实现钢球销售量同比增长377%。

科技赋能,点燃了企业发展的新引擎。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开发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千米竖井等三个国家科技项目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打造铁矿资源原创技术策源地,成立创新委员会,加速资源集聚,强化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春风送暖,时不我待。目前,全球能源资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全球矿产资源稳定供应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的征程上,鞍钢矿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任务,为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开发企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做出更大贡献。(来源: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