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爱矿写忠诚
爱岗爱矿写忠诚
——记武钢巾帼十杰大冶铁矿爱矿工作室负责人袁爱矿
走进大冶铁矿“爱矿工作室”,武钢巾帼创新团队、黄石市巾帼建功标兵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一个个奖杯、奖牌、奖状显得格外醒目。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该工作室的负责人袁爱矿。当大家得知她荣获武钢“巾帼十杰”荣誉时,工友们个个竖起大拇指: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她实至名归。
袁爱矿干过皮带工,担任过值班矿长,多年来坚持参加职工自主管理小组活动,成为了技术攻关的一把好手。因工作成绩出色,她被调到车间设备组负责自产管理,2012年担任了大冶铁矿唯一的蓝领工作室——爱矿工作室的负责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她都始终保持着对岗位、对矿山的忠诚态度,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大冶铁矿选矿车间共有女职工80人,既有在一线生产岗位的皮带工、磁选、过滤工、泵工,也有在机关从事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由于倒班职工多,过去女职工下班以后都直接回家,在家也承担着很多的家务,因此女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只是一些技术骨干在单打独斗。如何把80名女工凝聚在一起呢?在袁爱矿的建议下,在矿工会的指导下,选矿车间分会以女职工袁爱矿的名字成立了“爱矿工作室”,吸纳了助理工程师、高级工、技师等技术骨干共8名,均为兼职。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制度,形成了工会搭台、女技术骨干唱戏、全车间女职工应和的运作模式。
如何让女职工读书活动动起来?在袁爱矿的带动下,爱矿工作室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她们制定了学习计划,定期邀请工人技师、技术状元、岗位标兵、QC成果获奖者等技术骨干担任辅导员,对职工进行现场授课和技术指导。同时,打破陈旧教学模式,以“百家讲坛”的形式,让职工参与互动交流,对职工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授课老师现场解答并进行实际操作辅导,让职工在学习中实践,从实践中得到提高,使学习新技术成为大家自觉、自发、自愿的行为。
如何开展好现场攻关让创新“活”起来?袁爱矿组织工作室成员,优势互补,抱团创新,发挥出强大的创新正能量。2013年爱矿工作室以《提高金属回收率》的技术课题开展攻关,充分发挥自产铁矿石伴生高铜、钴硫、金银的优势,从以选铁为主,转变为铁铜并重、兼顾金银的技术工艺,先后完成了混合浮选粗选、新系统铜硫混浮给药点改进、粗精矿泡沫流向改造、5#大井消泡装置、灰仓改造等涉及到铜精矿增产的技术创新项目,发挥了短流程长效益的效果。通过加强工艺操作,做到破矿不“跑块”、磨矿不“跑粗”、浮选不“跑槽”、磁选不“跑黑”、大井不“跑混”,破好、选好、滤好每一吨铜矿,“榨尽”粗尾和硫精矿中的铜金属,确保多收铜、收好铜,2013年仅提高铜金属实际回收率增效85万元。
袁爱矿正是凭着对岗位和矿山的无限忠诚,带动工作室成员通过关注身边的小事,实实在在地行动,想出解决的办法,不断有创新成果。去年有3项技术创新成果在省市获奖,她们用实际行动唱响了“咱们工人有技术更有力量”最强音。(郭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