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矿业:“五星”赋能 繁花绽放
梅山矿业:“五星”赋能 繁花绽放
2023年,宝武资源梅山矿业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勇毅前行,守住了安全底线、厚植了绿的底色、夯实了智慧底蕴,“安全、绿色、智慧、高效、可持续”之花争相绽放,获得宝武资源2023年度“五星矿山”荣誉称号。
两化融合:生“智”
2023年12月29日,梅山矿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权的认证机构评定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级企业,进入国内矿山企业两化融合获得认证的方队。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梅山矿业厚积薄发,以信息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为抓手,赋能智慧矿山,构建了安全绿色矿山生产管控、矿产品数字化智能生产和矿山运营管理数字化三大模块。
在安全绿色矿山生产管控模块建设上,通过矿山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向“无人化、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迈进,建设矿山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平台,以选矿自动放矿机器人、铁精矿无人抓斗机器人等应用型机器人及选矿皮带、供电高配巡检类机器人应用,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围绕梅山矿业三维智慧管控平台,采用5G、三维及城市建模、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矿山生产核心要素、危险源在线三维可视化应急响应及闭环处置,实现人员定位、井下环境监测、主斜车辆监控、三大危险源监测、5G智能消防监控等在线报警应急响应;实施集中远程管控,实现“操检维调合一”,减少3D岗位人工作业,推动现场安全作业本质化改善。
在矿产品数字化智能生产模块建设上,按照宝武“操作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机器人、运维一律远程、服务一律上线”智慧制造的要求,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xIn3Plat打造数字新基建;围绕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的开采和选矿全过程矿产品数字化智能生产,构建人机画面,实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应用自动控制、智能感知等技术,对采、选、加工设备及其他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再造;通过生产设备的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改造替代人工操作,以生产作业智能化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在矿山运营管理数字化模块建设上,部署宝武矿山“一朵云”,推进宝武智慧制造2.0,与宝武集团单元平台对接互通,共享全生态服务资源,实施跨空间的互通融合,跨产业和跨空间专业数据领域建设,统筹覆盖成本管理、协力管理、安全环保、OA4.0、BWHR等业务,促进专业职能、工序协同矩阵式管理架构变革,实现与宝武资源总部的高效化协同、平台化运营、生态化汇聚。
两化融合促进了梅山矿业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通过宝武资源内多组织经营重构系统首个应用上线,梅山矿业地测采一体化平台升级等多点应用,全面数据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精细化运营与管理,其成果《智慧矿山全流程融合创新研发与应用》荣获宝武资源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一等奖。
技术赋能:生“洁”
2023年7月3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下发《2022年度南京清洁生产典型案例和先进技术的通知》,梅山矿业《阶磨阶选尾矿脱硫技术》收编在目,成为国内冶金矿山首家拥有尾矿脱硫清洁生产技术的企业。
梅山矿业阶磨阶选生产系统每年产生粗粒级尾矿40万吨,因没有经过浮选生产流程进行脱硫,其平均含硫量达到1.7%,一方面造成硫资源流失,另一方面最终作为尾矿综合产品水泥铁质校正剂,也无法满足水泥厂对含硫量小于1.0%的质量要求。
对尾矿特别是粗粒级尾矿中的硫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一难题,在同行业中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2022年,梅山矿业着手破题。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院进行“阶磨阶选尾矿脱硫技术”联合攻关,在流程工艺和关键设备研发上取得突破性成果。2023年8月,梅山矿业投资679万元,建设了一条适用于粗粒级尾矿的浮选脱硫生产线,使阶磨阶选尾矿含硫量从1.7%降至0.7%以下,形成+0.5mm机制砂,含铁≥19%、含硫≤1.0%低硫铁尾矿,含硫≥35%硫精矿三种产品方案,年增收硫精矿1.4万吨,减少1.4万吨的尾矿砂排放,增加经济效益183.4万元,提升了产品环境友好性。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评价道:“为其他铁矿的尾矿资源利用开辟了新路径,具有突出的规模示范效应。”
这是梅山矿业绿色生产的一个缩影。2023年,梅山矿业投入资金1805.5万元,实施了10个“废水零排放”环保项目,从工业水使用源头实现减量化、资源化,自来水补充量较往年降低了11.9万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8.62%,废水排放量较往年降低了53.2%。同时,梅山矿业开展废气处理系统规范建设,完善了选矿、检化验除尘、危废贮存库、配药房废气净化设施,采用低味高效的环保药剂,实施浮选厂房及设备封闭化生产。投入资金183万元,实施西风井回风除雾除味净化工程建设。投入资金2181.83万元,实施9个生态绿化项目,打造矿区绿色生态环境,真正融入了南京城市发展。
打造标准:生“财”
2023年10月25日14时,两艘弦号分别为“鹏远 666”“浙长兴货7659”的货轮,满载着2300吨铁尾矿抵达浙江省南方水泥厂小浦码头。梅山矿业自10月19日接到订单到货物运抵厂家,只用了短短六天时间,这在往年是无法实现的。
梅山矿业作为城市中的矿业企业,自2019年以来,按照“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的要求,投资资金1741.74万元,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尾矿资源化梯级利用技术,生产建筑砂石、机制砂、水泥铁质校正剂等产品,分别用于建筑行业和水泥行业,打开了国内无底柱崩落法采矿企业无尾矿山建设的新赛道。这项技术荣获中国钢协、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宝武集团重大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在编制《水泥铁质校正原料用铁尾砂》《建筑砂石细骨料用尾矿砂》《建筑砂石粗骨料用尾矿砂》三个企业标准的基础上,梅山矿业还完成了《水泥铁质校正原料用铁尾砂》行业标准的编制,并通过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审核认证及公示。该项行业标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2023年10月17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批准“梅山矿业水泥铁质校正原料”纳入工业产品管理。
不久,梅山矿业水泥铁质校正原料新开辟省外客户7家,整体市场容量增加了40%,2023年10月当月实现尾矿产品外省销量11万吨,12月销售量达19万吨以上,实现了尾矿产品产销平衡。同时,产品适应性更加广泛,拓展了路基材料以及陶粒原材料等市场渠道,机制砂产品作为黄沙替代品也进入了下游混凝土市场,整体提升了尾矿综合利用效能。(来源:资源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