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企业动态

鞍钢矿业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开发企业纪实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党中央赋予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全面落实鞍钢集团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各项工作安排,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承接,将世界一流企业细化为“世界级成本、世界级产品、世界级规模”三大具体目标,研究制定涉及6个领域20个方面74项重点任务127个举措标的的《重点任务清单(2023-2035年)》,同步健全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推进体系、保障体系,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工作高质量、规范化开展。

构建“三维价值网络” 加快打造“世界级成本”

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产品的竞争半径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世界级成本,就谈不上世界级产品和世界级规模。

当国际矿业巨头凭借着先天富矿的低成本优势掌控着全球约70%的铁矿石贸易量时,该公司作为我国掌控铁矿石资源最多、产量规模最大的矿山企业,通过实施基于价值网络的战略成本管理,创造了一系列降本战绩:今年前10个月,铁精矿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铁精矿完全成本完成3美元/吨压降目标的好成绩,特别是试点单位鞍千公司,在东北市场的成本竞争力超过国外先进企业。

这些喜人成绩的获得来自该公司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瞄准“世界级成本”构建的“三维价值网络”。

该公司坚持以国际四大矿山为标杆,以铁精矿完全成本逐年降低3美元/吨为目标,不断完善和丰富基于价值网络的“世界一流成本目标+行业价值网、内部价值网、外部价值网+创新力、穿透力、牵引力、创造力、聚能力”的“135”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持续提升系统降本能力,打造卓越的成本管控能力,确保“十四五”末铁精矿完全成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构建行业价值网。对照自身与国外先进企业,从资源禀赋、税负、规模、技术装备和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等六方面差异,以及与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在球磨机利用系数、金属回收率、实物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差距,构建“两级四维”行业价值网对标体系,通过常态化行业找差,构建始终与行业先进比肩看齐的持续改善提升机制。

——构建内部价值网。系统加强对决定成本的前-中-后端控制,聚焦成本前端,以世界级成本水平为准绳谋划新项目建设,确保综合成本持续降低;聚焦成本中端,以管理升级为核心,推动全流程运行质量、效率“双提升”,通过智慧矿山建设实现转型升级全面提效;聚焦成本后端,以短平快为抓手,实施局部、快速升级改造,解决老产线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

——构建外部价值网。多措并举推动成本管理向供应端、客户端、产业端拓展,推动供应端一体化整合,探索实施关键原料重要指标与供应方效益共享机制,关键环节“BOT”模式轻资产运营等措施;对客户端实施差异化销售,“线上+线下”扩大“朋友圈”,引进金融第三方服务;推动产业端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北石南运”、尾矿再选。

2023年,该公司已制定实施降本项目89个,持续增强系统降本作战能力,缩短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成本差距。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打造“世界级产品”

生产高质量产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生存之本、立足之基。

该公司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理念,持续实施产品品种多元化、品质高端化、制造柔性化,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

——实施产品品种多元化。该公司坚持多元化产品定位,瞄准低碳冶金未来发展方向,重点推进探索开发高品质碱性球团、超级铁精矿、高纯度电解铁三个战略性、前瞻性项目,加快拓展绿色低碳的铁矿产品谱系,推动产业链条突破传统矿冶界面,由铁前向非高炉炼铁延伸,带动传统冶金的炉料革命。在这一过程中,该公司重点瞄准碱性球团矿这一氢冶金主要原料的研究与生产,推动东鞍山烧结厂由生产烧结矿升级为生产碱性球团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也为实现绿色低碳生产奠定基础。

——实施产品品质高端化。长期以来,东鞍山地区铁矿石难磨难选、选矿成本高等问题一直制约着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步伐。为此,该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应用新型设备解决难选矿资源利用率低难题。通过加快实施东鞍山烧结厂难选矿技术升级、齐大山选矿厂选矿工艺改造、鞍千公司预选系统改造等一批改造项目,推动现有工艺技术装备迭代升级,有效破解“提质”“降硅”等关键难题、确保工艺技术先进、生产运行稳定、产品质量优异。目前,东鞍山烧结厂难选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已投入生产,将有效解决东鞍山地区矿石难磨难选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实施产品制造柔性化。该公司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线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通过与现有的“云”“网”“端”以及智能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生产信息移动化和生产服务智能化,分析原料条件变化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生成灵活机动生产组织方案,推动运营模式变革。在新建或改造产线的设计阶段,预留适度功能裕量,为柔性生产创造条件。目前,该公司数智管控中心已上线运行,齐大山铁矿露天、眼前山铁矿井下和关宝山公司选矿试点项目先后建成,弓长岭球团厂球团工序智能产线正在建设中。实行功能性包保,通过专业化外包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齐大山铁矿通过实施这一举措推动剥岩量大幅提升、关键设备球磨机作业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强化战略引领  加快打造“世界级规模”

面对风云变幻的铁矿资源市场,该公司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市场竞争不讲条件,落实鞍钢集团“双核”战略,必须着眼未来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塑造核心竞争力,才能把钢铁的“粮食”稳稳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成为“压舱石”“稳定器”。

围绕打造世界级规模,该公司实施矿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大力推进老矿山改扩建和新矿山建设,持续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强化微观精准操作,构建“3+6+N”工程管理模式,通过清单化管理加强对矿权、土地等资产权属历史遗留问题大起底、大清理、超常规攻坚,一体化推进新矿山建设、老矿山改造、尾矿资源利用,拉开了国家级铁矿大基地建设的序幕。西鞍山铁矿项目六大类40多个要件办理时间比正常流程缩短29个月,刷新了国内新建矿山项目要件办理时间最短纪录。

强化数智化转型升级,在国内矿企首创云计算应用技术,组建全国首个数字矿山联合创新中心,建成投运矿业数智管控中心,高质量实施项目建设,示范带动各主要产线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等“四化”建设为关键抓手,以“数字蝶变”推动采矿、选矿全工序指标联动优化,革命性提升在产矿山管理效能和生产效率。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鞍钢矿业公司将继续在打造世界一流资源开发企业的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注入强劲动能。(来源:鞍钢矿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