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十佳厂矿

第四届“十佳厂矿”经验介绍--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小官庄铁矿

努力创建平安 和谐 富裕 文明的现代化新矿山
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小官庄铁矿
一、企业简介
小官庄铁矿是鲁中矿业有限公司主体生产单位,是国有大型地下黑色冶金矿山企业,位于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占地1.5平方公里,矿区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矿始建于1970年,1985年9月正式投产,现有资产总额3.6亿元,下设4个生产工区,5个辅助工区,15个管理科室。
该矿矿藏以磁铁矿为主,地质储量达8700万吨,平均地质品位46.42%,矿石中含少量自然铜、钴,硫、磷含量极低,为高镁自熔碱性矿石,是炼钢、炼铁的优质材料。小官庄铁矿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充填法,经过“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采矿工艺,其深、缓、软、破难采矿床开采技术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年矿岩生产能力达190万吨以上。
该矿两口主井及一口副井均布置在矿体下盘中央位置,在矿体南、北端各设一口通风井,采用中央对角式通风系统。矿井采用竖井平巷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充填法采矿,井下装运采用铲运机,大巷运输采用架线式电机车。矿石经过水平运输巷道,进入主溜井,从主溜井进入破碎硐室,经破碎硐室破碎后进入皮带流程,从主井提升至地表,直接进入选矿厂生产系统。副井提升人员和材料。
该矿先后荣获“首届全国冶金矿山先进厂矿”、“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建设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第三届冶金矿山优秀厂矿”等荣誉称号。
 
四、主要管理情况
三年来,该矿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未来,谋划长远,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树立改革新观念,开拓发展新思路,健立完善管理新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改革发展之路。
(一) 科学确定发展战略规划
根据发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确定长远发展目标,不断完善长远发展规划,确定了“坚定不移地落实‘四保’工作目标,齐心协力创建平安、和谐、富裕、文明的现代化新矿山”的发展愿景,对矿山发展的思考更加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为实现矿山长远发展,2008年在北区保安矿柱以外实施了充填法采矿,2009年完成了井下二期工程建设,系统提升破碎能力由250万吨/年跃升到450万吨/年;早计划,早打算,积极着手考虑三期工程,做到谋定而后动。
(二) 积极进行发展创新
找准发展样板,积极学习先进煤矿管理经验,逐步建立管理新体系,大力开展安全标准化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行“严、细、实、精”的规范化管理模式,规范管理流程,规范职工工作行为,通过了国家安全标准化体系验收和国家质量管理体系二次审核,实现了管理按体系,办事按程序,操作按规程,运行按规范,行事按制度。
1、安全管理方面。力争打造本质化安全矿山,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狠抓安全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安全基层基础建设,筑牢安全生产根基,近年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持续好转。一是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为抓手,狠抓安全标准化建设,构建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矿山本质化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二是落实安全责任。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制定实施了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生产工区领导每班井下值班制度、辅助工区领导每班值班制度,对全矿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和各级专职安全员实行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不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促进了安全生产责任的有效落实。三是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根据安全生产状态、组织结构和安全机制体制的变化,及时审核修订现有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与时俱进,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便于执行,易于监督。四是注重应急安全管理。编制了《小官庄铁矿安全应急综合预案》和7项专项应急预案,加强职工应急教育培训,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文化月”、“一封安全家书”、“安全全家福”、“职工安全愿景”和安全亲情教育等多项安全活动,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安全文化氛围日渐浓厚,职工安全意识不断加强。截止到2011年,我矿已连续6年未发生工亡事故。
2、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正确操作使用、系统维护保养、精细点检巡检、超前排查隐患、确保安全运行”的设备管理理念,创新实施了动态化设备管理,修订了《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严格落实设备点巡检制度,主要设备完好率年年超过98%。大力开展系统设备技术革新改造,引进了进口提升机、进口空压机、凿岩台车等先进设备,极大提高了设备生产能力,目前我矿2套主井提升系统现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3、质量管理方面。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机制,规范修订了掘进支护施工参数,积极推行片网支护新工艺,严格过程监管,严把工程验收关,创建优质工程,打造精品工程。三年来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质工程达15.2%,精品工程达10.7%。
4、“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围绕“严、狠、细、实、勤、廉、真、新”八字要求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践行“七个凡是”;宣传主旋律,弘扬新风尚,总结提炼出了建矿40年、传承几代人的“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争先、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小官庄铁矿优秀团队精神,职工队伍活力澎湃。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巩固提高年”、“企业文化深化年”活动为主线,成立企业文化督导组,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普及推进表,大力营造催人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该矿矿石为磁铁矿,地质品位46.42%,矿石中有少量的自然铜、钴,硫、磷含量极低,为高镁自熔碱性矿石,是炼钢、炼铁的优质材料,市场竞争力强劲。不断改善发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技术,发展了大间距集中化无底柱采矿新工艺,探索实行了自然崩落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相结合采矿新技术和上向胶结充填法采矿新方法,加大边缘、分枝、低品位矿体的回收力度,不断提高原矿品位和矿石回收率,降低矿石贫化率,其深、软、缓、破难采矿床开采技术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四)完善经营决策机制
建立实施了“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重大事项必须由矿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或经矿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由矿党政、纪委、工会负责监督“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的执行,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促进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强化内部风险控制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建立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收集风险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制订重大风险应对方案,防范和应对经营风险,培育形成了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确保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六)夯实财务基础管理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管控,确保了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严格项目工程管理,坚持先立项、先设计、先预算、先审批、后施工的审核程序,工程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实施了变动成本分类承包、总额控制的管理办法,压缩库存,降低资金占用率,取得了良好成效。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层层分解成本指标,将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工区、班组、人头,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查找管理漏洞,强化过程控制,严格结算考核,及时奖罚兑现,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成本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年来共节约成本3047万元。
(七)狠抓人力资源建设
根据发展需要,每年引进一批优秀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才,同时立足自身加强人才培养,通过技术例会、专题讲座、科技攻关、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技术实力;坚持“人人是人才”,制定职工成才计划,建立了主任工程师竞聘制、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制度,在主要技术岗位实行首席员工制,为职工提供多条成才之路,激发调动职工学技术、钻业务、提技能的积极性。秉持依靠职工办企业,做到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积极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职工学习、工作条件,使职工安全工作、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大力开展凝聚力工程和送温暖活动,坚持帮扶伤病残困难职工,送去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三年来,累计发放慰问金和困难补助金44.48万元,救济困难职工1094人次。
(八)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近三年来共生产原矿511.49万吨,完成金属量153.08万吨,提供社会就业岗位400多个,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提高矿碴回收利用率,进行风井环保、噪音治理,努力创建无泄漏工厂,进行设备节能改造,推广应用LED照明,三年来共节约能源195吨标准煤。认真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献爱心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援汶川、玉树等灾区以及云南等贫困地区,累计捐款30.34万元,其中,党员缴纳特殊党费10.91万元。
(九)生产经营综合管理情况
2008年,该矿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始终把握住原矿生产、二期工程建设和安全管理三项重点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实现了生产经营的蓬勃健康发展,促进了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该矿坚持以“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生产理念为指导,优先系统工程和二期工程施工,强化过程控制,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二期工程建设也稳步向前推进。以开展“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为抓手,构建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行矿领导科室领导丙班值班制度,加大了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加强设备管理,严格落实设备点巡检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深挖节能减排潜力。严格过程监管,严把工程验收关,实行品位与成本、人工费挂钩考核,工程质量与原矿品位得到了保证。扎实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全面发动,全员参与,重新编制了操作服务岗位规范,规范化各项工作流程,基础管理逐步规范。以“企业文化深化年”活动为主线,推进企业文化普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008年,全矿生产原矿157.9万吨,金属量48.2万吨,掘进12844米,完成全年计划的112.8%、107.6%、114.1%,分别提前52天、40天完成矿量、金属量年度计划;全年回采率80.34%,贫化率21.37%,全员劳动生产率2530吨/人;全年实际发生总成本1.55亿元,与公司结算成本节约了974万元。
2009年,该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靠科学发展,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全面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推动了矿山发展。该矿强化生产组织,破解生产难题,突出运输治理,加强系统工程建设,实施责任制倾斜,保持了生产的稳产高产势头;加大二期工程投入,倒排工期,严格管控,二期工程顺利按期投产。围绕安全标准化建设,完善安全管理模式,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了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以实施规范化管理为主线,学习落实岗位规范,实现了设备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严格化、基础管理规范化,走上了“集中、规范、高效”的管理之路。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加强企业文化理念的贯彻落实,实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2009年生产原矿160.37万吨,金属量48.4万吨,掘进11754米,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4.55%、108.44%、107.83%,提前52天、36天完成矿量、金属量年度计划;全年回采率80.49%,贫化率22.28%,全员劳动生产率2456吨/人;全年实际发生总成本1.45亿元,比公司结算成本节约了1063万元。
2010年,该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落实“四保”工作目标,集中精力保生产,全力以赴保安全,聚精全神抓管理,多措并举保收入,齐抓共管保稳定,以德为先育队伍,努力创建“平安、和谐、富裕、文明”的现代化新矿山,全面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各项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矿山面貌有了巨大转变,矿山改革发展步入了新轨道。该矿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合理控制生产节奏,把握调控重点,认真组织充填法采矿生产,加强系统工程建设,保持了持续稳产高产。以“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为载体,狠抓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基层基础建设,认真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实现了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实施动态化设备管理,大力开展设备更新改造,引进了进口风机、凿岩台车等高科技设备,设备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机制,推行片网支护新工艺,狠抓掘进施工,工程质量显著提升。对内挖潜,对外聚源,实行变动成本分类承包、总额控制,加强成本分解,实施分类核算,大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严格人工费分配管理,成本管理效果突出,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以实施规范化管理为载体,找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各项基础管理日趋规范。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振奋职工精神、凝聚职工力量、鼓舞职工士气,做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最终实现“无人不文明、无处不精彩、无事不完美、无时不卓越”的新境界。唱响主旋律,弘扬新风尚,继承发扬小官庄铁矿的优秀团队精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突显,职工队伍活力澎湃。2010年共生产原矿193.22万吨,金属量56.48万吨,掘进14971米,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3.66%、110.75%、116.42%,提前48、38天完成原矿、金属量生产计划,其中6月份生产18.65吨,11月4日日产7252吨,提升13573吨,皆创历史新高;全年回采率81.62%,贫化率20.46%,全员劳动生产率2668吨/人;全矿实际发生总成本2.24亿元,相比公司结算成本节约了10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