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优秀厂矿”经验介绍--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现“百年生态矿山幸福和谐家园”愿景
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首云铁矿,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境内。始建于1959年,是国家重点冶金矿山之一,也是首都北京最大的采选联合企业,曾隶属于北京市冶金局、首钢总公司和密云冶金矿山公司。2009年6月企业重组改制,更名为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矿区已探明矿石储量1.4亿吨,目前尚有1.2亿吨开采潜力,矿山露天采矿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产品为铁精矿粉,年生产能力70万吨。公司占地5400余亩,在册职工1100人。
多年来,企业曾荣获“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工厂”、“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矿山”等称号百余项,并通过了“三标一体化”、“清洁生产”等认证。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及各级政府领导都曾来矿视察指导工作。
公司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开发、科学利用,循环经济”的方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生产经营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与矿山建设同步开展,自2006年始,公司逐步实施了以“沙厂采区深部开采、国家级矿山公园和人才开发”三大工程建设为核心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百年生态矿山,幸福和谐家园”的共同愿景,为企业勾勒出了一幅远景发展规划。
一、 公司主要管理指标:
1.发展战略规划:首云矿业董事会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公司设规划发展管理部,主要职责是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等,2006年初,企业编制并逐步实施了以“沙厂深部开采工程、国家级矿山公园工程和人才开发工程”三大工程建设为核心的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2010年底伴随公司采矿生产方式的转变,公司编制了首云矿业十二五“五个一”中长期经营发展规划,即,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数字化绿色矿山;以人为本,建设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力争打造密云县第一家上市公司;精矿粉年生产能力“十二五”末达到一百万吨生产能力;年实现利润确保一亿元以上。根据发展规划,公司按照经营生产建设发展需要,合理进行了人财物资源分配及重点工作安排。此外公司每月、季度、半年、全年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经营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全面掌控公司整体发展。
2.发展创新能力:伴随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首云矿业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转变观念,创新发展。2003-2005三年改革,实施主辅分析辅业转制,扭转了企业濒临破产的境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2006年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以增强适应变化能力,建设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09年首云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革,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
首云矿业不断加强设备更新、工艺改造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
选矿工序随着采矿由露天转地下,矿石品位、硬度等指标越来越差,为了保证产量稳定,在自磨机加部分钢球可提高产量约5-8%,扩大自磨机筛孔提高产量约5-10%,从而提高选厂处理能力;增加尾矿回收机及精选设备采用宽回收区的磁选机,提高金属回收率约4.5%;在尾矿输送过程中增加旋流器和直线筛,提取粗尾砂作为建筑用砂,从而减少尾矿入库量存储;为减小自磨机运行阻力将滑动轴承改为滚动轴承,同时减少自磨机能耗。
采矿工序针对设计院对露天转地下实施中对影响和制约产量接替规划存在的不足状况,一方面技术人员重新制定过渡期产量规划,另一方面对关键工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方案:对露天矿、边帮矿实施强化开采;加快露天矿闭坑的方案及对露天矿坑的挂帮矿、保安矿柱等确定合理回采顺序。
3.行业影响力:首云矿业是北京最大的采选企业,主要产品为铁精粉,曾获冶金部和北京市优质产品奖,并先后和邯钢、邢钢建立了稳固的买卖关系,逐步形成了以河北南部地区邯钢为主、邢钢、新兴铸管及河北北部地区宣钢为辅的销售网络。公司始终关注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铁精粉品位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产品没有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有较高的顾客忠诚度,在行业和社会上得到较高的认同度,获得了用户一致好评。
4.经营决策机制:首云矿业在党委领导下,行政负责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经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研究确定,并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进行公开公示的厂务公开制度,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确保决策有效实施。改制以来,首云矿业严格按照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执行经营生产行决策,凡重大事项,均经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研究后,召开股东大会表决,监事会及党委系统充分进行监督,对于违背公司相关规定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5.内部风险控制:公司各管理部门及人员均制定了部门职责及个人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及工作考核标准,部门内部也行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部联系,譬如,招投标制度;供应部通过实施集中统一采购,初步建立了计划、审核、采购、质检、仓储等岗位环节上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财务部则对各单位在经营运作过程中执行的成本核算、资金核算、销售利润核算、纳税申报核算、资产核算与清查等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同时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商业贿赂和堕落腐化现象滋生。
安全部完善制度规范职工行为,几年来共汇编、修订、完善制度130个,大约20余万字;支撑材料1300余份,大约100余万字。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安全治理,对采场边坡、尾矿库、排土场等进行综合治理治理,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劳保穿戴等进行排查,对尾矿库的排洪系统、放矿筑坝设施、坝体位移等进行了排查治理,保证了这些安全隐患的及时治理。2008年百万工时伤害率2.5,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1.5,2010年百万工时伤害率0.5。2010年我公司被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
6.财务基础管理:公司注重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主管副总经理兼任财务部经理,并严格执行会计法及相关国家、市县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充分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分工明确合理,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决算、资金管理等职责,杜绝纰漏。
7.人力资源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部专门制定中长期人才开发规划,年度人才开发规划以及年度职工培训教育规划,并制定了人才的招录引进、培训教育、激励考核、晋升等相关规章制度。首云矿业也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公司十一五规划已经人才开发工程建设列为公司发展大计,同时,首云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文化的竞争。矿业积极开展人才开发工程的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各项工作,并从改善职工思维模式入手,重点举办了10余次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学习型组织等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并总结提炼出了企业的愿景、价值观以及一系列理念,初步形成了具有矿山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首云矿业通过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一支有较高文化层次,又有与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一支技术水平较高,有较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能及时有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能人才队伍。
8.综合社会贡献:2008年-2010年,首云矿业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产量实现了建矿以来历史上的突破,2010年实现产品产量72.5万吨,累计销售收入22.24亿,实现利税10.35亿元,2010年上缴税金15504万元,成为县域年度第二大纳税功勋企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云矿业坚持“责任、团队、诚信、和谐”的企业价值观,积极参与履行社会责任。在生产经营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加大了对矿山废弃物的利用力度和环境的生态修复及绿化美化工作,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采矿由露天转地下过程中,新增设的运矿厂机构提供就业岗位220个;新建尾矿提取建筑用砂项目提供就业岗位170个;国家级矿山工公园建设及开展工业旅游带来就业岗位55个,首云矿业通过几个重要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既节约了矿产资源、保护了环境,又履行了社会责任与义务。与此同时,公司注重与周边村镇建立良好关系,积极捐助村镇建设以及社会捐助活动。
此外,公司还先后荣获中国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和中国优秀诚信企业称号。
首云矿业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逐步实现由单纯的矿业生产型,向以矿业为主,以工业观光旅游、拓展训练、休闲度假等服务为辅的经营模式的转变。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山废弃物零排放:
1、废石、尾矿综合利用:
废石综合利用:2003年在废石场建设了年处理100万吨废石生产建筑用砂石的生产线,2004年正式投产。2006年为提高废石加工生产能力及回收铁矿石资源,进行了人工砂石料生产线整合建设,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并在废石加工生产线上增设了矿石回收设施,将废石中混入的品位大于18%的矿石回收回来。经整合后该生产线达到年处理废石150万吨能力,同时2006年回收铁矿石5万吨,2007年回收铁矿石23万吨。2008年投资1600万元,新建一条年处理废石200万吨封闭式废石加工建筑用砂生产线,后经改造,其年生产能力达到350万吨;2009年投入1.2亿元,在排土场建设了两条年产300万吨砂石料生产线,其工艺、技术及环保方面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2010年正式投产,此项目被列入密云县资源化示范项目,并得到了国家财政部的大力支持。至此,我公司年处理废石加工建筑砂石料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从中回收铁矿石50万吨,年销售收入2亿元。不仅达到了当年产出废石全部利用,达到废石零排放的目标,同时计划利用3-5年时间将原堆存的废石也一并加工成建筑砂石料。每年由于采矿剥离的废石全部得到了利用。
尾矿的开发利用:2005年我公司技术人员考察了国内尾矿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投资890万元在尾矿坝建设二级泵站的同时,加装了尾矿再选回收设施,每年可回收精矿粉2万吨。同时增加了旋流器、振动筛等分级设施,将尾矿中符合《建筑用砂》要求的中、细粒级模数的尾矿砂筛分选出来,作为建筑用砂,年生产建筑用砂约30万吨。
为了加大尾矿综合利用,公司新建尾矿提取建筑用砂项目,此项目已初步生产,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当期产生的尾矿不再进入尾矿库,将尾矿全部提取出来用做建筑用砂,从而避免因再建尾矿库而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破坏,又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尾矿100%得到利用,最终实现尾矿零排放的目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年回收尾矿130万吨,销售收入1500万元。
2、废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
为进一步加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工作,公司多年来就开始实施了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尾矿坝下建设渗水回收池3个,在选矿车间建回水池1个,在采区建回水池1个,副井处建设平流沉淀池一座,总排洪沟建设提升池一座,将尾矿库渗水、生产撒漏废水、采矿涌水及日常雨水等进行回收再利用。
新建污水处理厂:2006年投资400余万元新建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和部分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全部用于景观绿化、工程用水、道路降尘、生产用水等。此污水处理厂运行后,每年至少节约25万吨新水资源消耗。
新建平流沉淀池:为使井下采矿废水充分利用,2009年底在副井旁新建平流沉淀池,目前年可处理井下废水175万吨,废水经处理后用于选矿生产用水、副井用水、锅炉房除尘用水等。
通过上述设施的建设与实施,使我公司实现了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3、锅炉烟尘、工艺粉尘等完全做到达标排放,并有环保局检测报告。
4、进行植被恢复及国家级矿山公园建设:
按照规定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在“十一五”期间,企业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对办公区、生产区进行绿化美化,重点对采场边坡、尾矿库和排土场进行覆土植被,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生态恢复70余万平方米,使其形成矿区内的一道绿色屏障,将矿山水土流失控制率达到99%,林草覆盖率达到45%。同时对生产区和生活区的道路进行了修复、硬化。
国家级矿山公园建设:公司开展首云国家级矿山公园的建设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使矿山面貌一新,建设了铁矿博物馆、铁人训练营、攀岩、会议中心、观景台、地质遗迹和娱乐项目等为一体的生态工业旅游,不仅仅美化了矿山环境,而且成为密云生态县建设的一大亮点,2007年,国家级矿山公园的这个项目被确立为密云县生态精品工程之一,使得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逐渐由单纯的矿业生产型企业向以矿业为主,旅游、服务、娱乐为辅的产业结构转变。
三、制定措施,认真落实,促进矿山稳步发展:
1、提高公司管理水平:2006年3月通过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关于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体系认证,自体系运行以来使公司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带来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2007年6月通过北京市发改委正式验收。清洁生产审核活动始于2006年4月,于2006年10月结束,历时7个月。审核过程中实施无费方案45个,低费方案18个,中费方案6个,高费方案5个。
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已实施无低费和中高费方案取得的成果有:在资源与能源利用方面,每年可多回收铁矿石6万t、回收涌水56万t、节约新水9.38万t、多回收铁精矿粉1359.48t 、节约用电361.9万kWh、回收利用除尘灰2.1万t、回收废润滑油10.2t;在环境效益方面,每年减少废水产生量66.48万t、废石产生量6.2万t、尾矿产生量1359.48t、废耐火砖130t、回收废油10.2t;在经济效益方面,每年可取得1705.55万元的经济收益。
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活动,切实达到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目的。
3、大力开展节能减排降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2006年8月关闭“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球团矿产品生产线,使公司每年损失4000-5000万元的经济收入,但每年减少各类能源消耗:燃料油(重油)5000吨;燃煤4000吨;电力825万kwh;新水30万吨。同时每年减少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废气排放5513万m3;废水27万吨;固体废物1053吨。
实施锅炉房集中供暖:为节约燃煤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将原生产区选矿锅炉房、机修锅炉房、生活区锅炉房锅炉取消,2006年投资1950万元新建新的锅炉房,实施生产区、生活区统一供暖。较原零散供暖节煤1200吨。
加大锅炉、工艺粉尘除尘设施改造:2007年6月投资18万元对选矿破碎除尘更新改造,2008年11月投资56万元对机修、采矿车间锅炉除尘系统改造更新。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要求,制定淘汰用能设备更新计划,并督促相关部门按计划实施,截至“十一五”末公司全部完成旧型电动机、变压器更新改造。
尾矿库回水系统改造:尾矿库溢流塔正式投入使用后,取消原浮船泵等设施,利用尾矿库、选矿位置高度差,使尾矿库水自流到选矿,从而每年可节电57.8万kwh。
选矿球磨机轴承改造:采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瓦,滚动轴承相对滑动轴瓦每年将节约电力94.6万。
利用太阳能技术:新建道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每年将节约电力7.3万kwh,并且车间一般的照明全部使用65W、105W等节能灯。
利用先进的热泵技术:2008年初投资60万元,改造职工洗浴中心,利用热泵技术代替锅炉供热,减少污染物排放。
压缩办公用车使用频率:合理使用办公车辆,无急特殊情况不安排一人外出用车,外出统一调配共用车辆,提高出门办事效率。
首云矿业经过近几年的辛勤努力,实现了矿山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生态型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得到明显优化,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矿区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生态恢复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治理区域排石场区域实现自然的生态治理,生态环境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实现工业开采场地的生态修复。最终将实现我们“首云人”的“百年生态矿山 幸福和谐家园”美好愿景。